第1023章 有责任的权力(1 / 2)

皇帝会把收揽的权力放出来,这是所有官员的共识,也是他们和皇帝打交道的经验。

整个大明朝,除了太祖至死都牢牢把握权力外,最像太祖的成祖,后期都因为不耐烦庶务,把很多权力交给太子监国。

当今皇帝效仿的世宗嘉靖皇帝,后期更是隐居深宫修道,任由严嵩、徐阶等人擅权。

所以朝堂上的大臣很有耐心,在无法抗衡当今皇帝的情况下,打算以后掌权。

尤其是皇帝曾向群臣许诺过,重制礼乐时会重新分配权力。

他们本以为皇帝放权是在国会建立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刚进入崇祯五年,皇帝就这么大幅度地放权:

给内阁对外下令的权力,这是真的在释放相权。

内阁在拥有宰相的地位后,将拥有宰相的权力。

首辅韩爌对此是激动的,感觉皇帝当真是圣君,说分配权力就分配权力,给了内阁前所未有的职权。

以后,只要这个权力不断扩大,内阁甚至能代行皇帝的权力。

也难怪皇帝给了次辅副署权,用次辅牵制自己。

想到杨景辰这一次搞出来的事,有心试探皇帝愿意释放多少权力的韩爌,出言道:

“陛下曾经说过:内阁票拟应该至少有两条,其中一条由首辅拟定或同意。”

“但是这次次辅的票拟,臣却从所未闻,也未表示同意。”

“臣以为应重新拟定,并由内阁用印。”

这个提议,引来袁可立等人附和。

他们都被皇帝这一手搞怕了,担心皇帝以后用这种方式胡乱发旨意。

有首辅把关就好多了,皇帝想用佞臣发中旨,会受首辅制约。

不过朱由检却没答应,不想给首辅太大的权力。

他辩解道:

“朕此前说的是针对奏疏的票拟,而且最终选择权在朕。”

“如果首辅觉得不妥,可以另外拟一条,由朕选择就是。”

韩爌听得哑然,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耍赖皮。

他和杨景辰分别就此事拟票旨结果还用说吗?必然是杨景辰的票旨被认可。

到时候他若据理力争必然和皇帝起冲突,默认旨意的话群臣认为他没有尽到首辅的责任。

想到这里面的利害,所以他在试探后,很快缩了回去。

但是他缩回去其他人却没缩,袁可立道:

“虽然选择票拟是陛下的权力,但是票旨的内容,应该知会其他大学士。”

“只有其他大学士无异议,方能下发出去。”

想要拉其他大学士一起,制约皇帝和佞臣。

但是朱由检却摇头道:

“如果有一位大学士反对旨意就不发,朝廷以后还怎么做事?”

“朕先前已经说了,以后各位大学士的独立票拟权,需要依托执掌的委员会。”

“经过委员会商议后,方能拟定票拟。”

“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难道不相信各大委员会?”

说着,他又向袁可立道:

“袁卿,你是戡乱救灾委员会的主任,这个独立票拟权,同样有你一份。”

“担任副主任的大学士拟票用印,需要你的同意。否则你可以动用一票否决权,否决委员会决议。”

“这么多权力在手,还担心有人胡乱票拟?”

袁可立这下沉默了,因为皇帝明明白白地讲解了委员会的运作机制。

今后他虽然不是大学士,担任戡乱救灾委员会主任的他,却可以通过担任副主任的大学士,分享拟票权力。

可想而知,这对无法成为大学士的非翰林官员诱惑有多大,他们能通过委员会,分享内阁的票拟权力。

户部尚书毕自严,此时出言问道:

“臣忝为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今后财经方面的票拟用印,是否都要由委员会商议?”

朱由检肯定地道:

“财经委主动施政,自然需要集议同意,然后方可用印。”

“如果不用印,那就按正常流程。所有大学士都可以拟票,其中一条由首辅拟定或同意,在首辅用印后呈交给朕。”

“朕选择其中一条同意后,发给六科抄出。都不同意就发给内阁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