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三条新政(2 / 2)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好一条蜀汉祖训,不称臣,不割地,不和亲,好硬的骨头!

就在众人轻声嘀咕间,刘禅继续说道:“朕深知先帝创业之艰,大汉从高祖开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每一寸土地皆为帝王心血,每一寸疆域尽是华夏疆土,朕不忍后世子孙糟践,如弃草芥,举以于人,故立下此政,警示后人。”

闻言,群臣伏地再次高声呼道:“皇帝陛下万岁!”

停顿片刻后,刘禅继续道:“新政之二便是...打造蜀汉水师。”

“吴军战船如楼船、突冒、余皇等在朕眼中还是太小,朕打造的这支水师,将是前无古人,起楼五层高度,高十丈,能容纳千人,可出海探索,可征服新的大陆,发现新的物种...”

“总之舆图上有的地方,吾等皆可抵达。”

说完,群臣再次瞪大眼睛,窃窃私语起来,半晌后,众人再次齐呼:“万胜!”

刘禅深吸一口气,目光直视众臣,大声道:“这新政之三便是开科举,录用人才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征辟制和世袭制,国家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无论寒门子弟还是王公贵胄都可参与,以成绩高低者依次录用,进朝为官。”

“科举考试结束后,朝堂官员的录用比例寒门子弟占两成,世族子弟占八成...”

此言一出,许多世家官员如遭重击,陛下...陛下这是要弃世家不用吗?

科举,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绝对称得上是隋唐时期最先进的政策,上位者可通过这场考试,掌控天下学子,让优秀的寒门子弟为帝王所用,以对抗世族贵胄。

聚天下英才,归于京师,可加强中央集权!

当然,科举的推行,也意味着皇权与世族彻底走向对立面。

刘禅为了这项政策能顺利推行,起初只能用两成寒门子弟,其余名额尽归世族。

新政嘛,前期不能太过于激进,欲速则不达,否则必遭反噬。

可参考王安石变法。

当然新政的推行,也伴随着鲜血遍野,白骨累累,刘禅将来得罪的世族名门必定只多不少。

可参考商鞅变法。

从古至今,任何的变法,都是要死人的!

不过好在刘备在世期间,已经推行过科举制度,虽说一次科考也没实行过,但至少颁布过法令。

有了这个缓冲期,或许世家对于科举的接受度能大一些,刘禅推行这条政令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诸位,此三条新政乃蜀汉未来十年的政令,任何人都不得阻挡,诸位臣工但凡有阳奉阴违,损害江山社稷者,朕必斩之!”刘禅肃声道。

闻言,蜀国群臣拱手再拜,此时的他们才发现,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似乎比先皇刘备更有手段。

君王一怒,尸横遍野!

在君王的登基大典上,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即便是心里有怨气,也只能暂时藏于心中。

谁敢在这种场合触怒刘禅,那真的是基本上活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