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满屯所,堂堂千户所,其中百姓军户拢共不过是三五百户人,加上零零散散的散户,人口也就不到两千人。
这可谓是缺失十分严重了,也难怪各处千户所百户所没有什么战力。
没人没钱,主官还贪墨难得发下的军饷粮食,让这些军户们怎么有战力可言。
不过后来柳云派人肃清了这些堡所,人口也在慢慢招收流民补齐。
但他还没有空出手来修建这些堡所时,叛军要打入西安路的消息就传来了,接着就是韩旭的召集令。
现在闲下来了,柳云又可以着手准备这些事宜了。
这两万多人不是没有事干吗?两万多张嘴嗷嗷待哺,一天就要消耗柳云大量的粮食。
按照青壮男子妇人一天口粮一斤五两,小童老人一天口粮一斤来计算,柳云养他们一个月都要消耗近六千五百石粮食。
好在柳云手中还有剩余粮食一百多万石,不然肯定要被这些饥民吃破产了。
再加上今年许多军户百姓要开始交税了,这又是一笔大的收入。
不过如果不使这些人做工,一天没人发下不到一斤粮食,让他们饿不死就行了。
就算是这样,柳云手中粮食也只能养活他们不到三百天。
有人口资源不用,这不是柳云的作风。
因此这些人的作用柳云早就想好了,依旧是以工代酬。
那些收在手中的千户所百户所以及众多烟堡墩堡不是没有来得及修缮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柳云准备让他们做这个事情,这些百姓中石匠工匠不少,两万六千多人绰绰有余。
柳云准备将治下三个千户所大改一番,其中要可以容纳起码一千五百户人家,而且官府建筑一样都不能少。
还有那些百户所,也要修建的能容纳三五百户人。
城墙,护城河也要加长加厚,守城设施也要准备完善。
柳云不担心朝廷上会因为这个事情前来指责他,对他恶语中伤,他此举本来就是为了防止蛮子攻打,保境安民的。
而且边军之地,朝廷上没有实际的证据,还拿捏不到柳云这种掌有兵权的武官,他们也怕武官被逼急了造反闹事。
除了修缮这些堡所之外,还要先修路,边境各地官道早就残破不堪,人马通行极为不便。
所谓想致富,先修路,想要各地百姓流通,商队信息传播快一些,修路必不可少。
而且路修好了,军队调度也能方便许多。
总之就是一句话,先养上这些人几天,在全部派去干活。
不想干活还想赖着白吃白喝的,柳云可不伺候这些人,早些挑选出来,赶出定远城境内就是了。
青灯:这章的粮食两季种植时间以及收成时间是青灯问过爷爷得来的,老爷子再土地上劳作了数十年,我相信他说的不会错。
而且那个扛木头的事情是真的,就在年前,说来惭愧,青灯常年在外读书,过年才会回老家陪陪老人,也没干过什么农活粗活。
今年年前见老人家一根五六十斤的木头上肩了就走真是震惊到了,老人家很矮,也很瘦,一百斤肯定是没有的,身高有没有一米六都难说,但是就是有力气,七十多岁的人了。
青灯也试了试那根木头,确实很重,青灯自认为扛不起。
有时候也不知道是忧是喜,老人劳累了一辈子,到老不需要劳累了但还是闲不下来,但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老人身体甚好,精神抖擞的,有时候青灯就是有些担心老人在家会出点什么事情,毕竟年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