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篇回忆了单车和学校的故事,这篇就回忆吃的,那个年代,吃穿出行和上学是主线故事,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吃的故事,有大把交集的就可能是橘子林了,因为在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橘子林,只不过规模大小的问题。
米云记忆中,居住二十多年的两个村子屋前后都有几十根橘子树,只不过第一个村子的是野橘子,个头小,成熟晚,基本不吃,等果子自己被小鸟啄掉,橘子品种酸涩,难以下咽,居住的十多年,家里都是买橘子吃,米云居住的第二个村子就不同了,大把橘子有早橘子和晚熟橘子,后面又嫁接了大量的各种柚子,蜜柚和沙田柚等各种柑橘。
因为随着米云的慢慢成长,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橘子已经不能算最好吃的零食了,在90年代,橘子还是小伙伴们的主要零食,因为那个时候选择不多,各家各户都不富裕,没有钱财买零食吃,只能找野生的水果吃,黄瓜和西红柿都算主要零食水果了。水沟里的高瓜也是,菜瓜,香瓜,甘蔗,凉薯,红薯等各种野生水果,桃子也算,村里没有西瓜和梨子,可能水土问题,隔壁的村子就能种植梨子和马蹄。
米云回忆的主要是橘子林故事,那个年代很多农村家里都有一片橘子林,只不过就是早熟和晚熟,然后就是品种问题,早熟的大橘子,村里人都会买点,米云记忆中,村里只有二姨和小舅家没有橘子林,大部分亲戚都有一片,外公家和二舅家也有一大片橘子林,还可以售卖,自己吃肯定是吃不完,二舅家的橘子林里搭有茅草屋,可能偶尔还可以歇歇,米云小时候还经常在茅草屋里玩耍,湖北那边亲戚不清楚,但米云小时候住爷爷奶奶家的时候,在隔壁附近的大伯家经常去玩,记得大伯家也是有一大片橘子林,应该也是用来售卖的,自己家吃肯定吃不完。
橘子林的周期比较长,从夏天吃到冬天,不像桃子,只能吃到夏季的桃子,枣子也差不多,所以橘子林应该是农村孩子打交道最多的果树,橘子林不用怎么打理,野生野长,不用打药施肥,生命力顽强。米云记得还是夏天刚到的时候,外公的子女们都要去二大队帮忙插秧割谷脱谷,那个时候,橘子林的橘子还是青涩个头小小的,我和小舅都会摘点橘子品尝,尽管牙齿都会酸掉,还是忍不住多吃几个,像现在那种青涩的橘子用来泡奶茶是最好不过了,嫩嫩的,只有两个拇指大小。
平时小伙伴们出去钓鱼或者出去玩耍,碰到橘子林肯定就会走不动道,一定会去摘几个橘子尝尝,那个年代过年走亲戚,橘子罐头都还比较流行,橘子汽水也不错。
米云记得村小学也有一大片橘子林,父亲在学校当厨师的两年,学校前后的耕地都是米云家承包的,只不过米云家没有让学生帮忙干农活,都是米云自己一家人亲自耕种棉花,成熟后自己收割棉花,曾经有好几年,学校的劳动课都是所有同学用自己书包帮老师们捡棉花,不光捡学校里的棉花,拔学校里的棉梗枝,学校外面的棉花和棉梗枝也要同学们帮忙处理,尽管那时候学生的个头还不如棉花树枝高。村小学有两个老师是经常要学生帮忙干农活的,我父母没有这样做过,因为就两兄弟,有口饭吃就能养活,自己家劳动完全能应付,另外两个老师都有三四个子女,养家糊口太难,没有办法的事,劳动还能锻炼学生,还好那几年没出什么事故,一眨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村里的这些老师至今健在,米云也不方便多回忆细节,只能轻描淡写。
学校教室前面的橘子林的橘子也还好吃,老师和同学都会经常摘几个尝尝,胆子大的学生就能多吃几个,米云有几年还天真的认为,学校教室前面的橘子林就是自家的私产,所以学校假期关门了,米云也会经常翻墙进去玩,因为米云两兄弟出生都在村学校,从小到大都是在学校生活,已经把村学校当家了,米云五岁的时候才在学校前面的河堤上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随后才慢慢搬出学校,随后多年又陆续回学校教师宿舍守夜看校,防止小偷进学校偷盗学校资产,尽管学校那时候也没有多少资产。
父亲在学校做饭的几年,米云又重新住回了学校,因为学校里面有吃的,承包学校土地和做饭的,自然也就承包了学校的小卖部,只不过可能是历史上最小的小卖部,因为计划生育政策,那时候已经逐年没有几个学生了,只能售卖有限的一点零食和作业本,米云两兄弟也会经常偷家里售卖的零食,售卖的果冻和果丹皮会被大量的洗劫,床底下是一地的果冻盒子,现在想来都是非常无奈,那个年代太穷了,逮住一点吃的肯定不能放过。
学校教室前面的橘子林也比较多产,能收割几百斤橘子,不知道橘子最后怎么处理的,米云也没有印象,因为米云家也只承包了几年,大部分时候,都是学校老师和校长还有外面的村民承包经营。没有人流,就没有经济,学生越来越少,经营收益就会更少,后来就没多少人愿意承包了,学校有几百学生,小卖部肯定还是有点收益的,学校的各种油水也会多点。
米云记忆中学校教室和学校场地先后翻修过三五次,不知道是不是学校的上级领导拨的专款,米云记忆中学校是没有收过建校费。学校曾经多次翻修教室,还有扩建学校花坛,种植花草,还有宣传水泥石板,一直到全村搬迁出去的时候,学校的设施都没有改变。学校学生多的时候,学校环境还没有那么好,从全校几百学生降落到几十个学生后,学校的校园风貌越来越好,有点校园美景的味道,花草树木应有尽有,水泥宣传板,水泥地面,升旗台,教室外墙也是焕然一新,米云记忆中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要自己带课桌去上学,学校不提供课桌的,木头课桌笨重,一般需要家长帮忙托运到学校。
米云再想回忆的就是几次偷橘子故事,还有以前因为各种原因,缺失的文章章节内容,加以补充完善,现实敏感的不便多说,也要轻描淡写一点,回忆录就是想到哪写到哪里,想到什么补充什么,尽量不重复回忆,偷橘子的细节过程就不一一描述了,只随便点几下,小时候的橘子林为了防盗,橘子林外都有一层天然的人工屏障,就是种植的各种刺树,小伙伴如果要组团去偷橘子,第一关就是要应对密集的刺树,橘子林的茅草屋可以忽略,基本都是空城计,没有人住,住进去只能喂蚊虫。看湖佬的茅草屋也是如此,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偶尔歇歇脚,躲避太阳和雨水。
现在的各种果园依然盛行种植密集的刺树,桑树林,橘子林,还是其他能卖钱的东西,都会用密集的刺树作为第一道天然屏障,接着就是修葺围墙,和学校校园一样,学校围墙上面会葺上一堆锋利的玻璃瓶子碎片,学校校门上边会用尖尖的铁棍,围墙上甚至有的还有铁丝网和电网,都是为了防盗和防止攀越围墙和校门,军事化防御管理,实际上这些防御在白天基本无用,阻止不了学生们的翻越围墙和攀爬校门进出,从小玩到大的男女学生都不怕人工设置的围栏故障。偶尔会有极个别学生失手伤到自己,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怕这些看起来很尖锐锋利的故障。前仆后继的翻越围墙和校门,米云小学无数次翻越,初中两三次,高中阶段可能也只有一两次,大学就没有了,开放的校门。
话题胡乱穿插了一些,有的是前文来不及描述,就补充更正一点内容,不多说了,米云家乡湖南和湖北两地的橘子还不错,全国都小有名气,尽管人们普遍偏爱柚子系列,但橘子还是占有一定的地位。
橘子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因为气候条件的局限性,北方的橘子都苦涩而且很小,基本上没有办法食用,南方的天气适合橘子生长,不过因为土壤条件的不同,有些南方地区的橘子味道特别不错,其中有6个地方是实至名归的,快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江西南丰橘子
这种橘子的名气,是从三国就开始的,比较有名的典故就是陆绩怀橘,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6岁那年,于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赠的橘子,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于怀中。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道:“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陆绩跪而回答:“留三只橘子欲回去送给母亲品尝。”袁术听罢惊奇不已。从此以后,陆绩怀橘便传为佳话。元代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因为当时这种橘子是炙手可热的“贡品”,而且它还富含氨基酸和硒元素等营养物质。这种橘子皮薄汁多,所以大受欢迎,但是有很多的水果摊,就借用它的名气,但是买的橘子往往不怎么好吃。最好分辨一下,果皮油亮,挤压一下就有橘子的清香,汁多无渣。
浙江台州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