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70、80后而言,很多人来自于农村,不像现在的城镇化发展,很多农村人都纷纷涌入城镇,大部分农村人进城的原因主要就是教育和医疗两方面的问题。当年上学的时候那可是相当的热闹。就拿米云回忆的湖南某个乡镇的的村办小学校而言,那时候都是热闹非凡,教室和学校不断扩建和修葺。
在90年代里,米云的记忆中学校里那可是相当热闹,不仅有小学部,还有初中部,学生们在家里就可以完成义务教育。
每当上学或者下学的时候,村子的主要道路上总会看到三五成对的小学生们集结赶往学校,一路上大家打打闹闹,嬉嬉笑笑,充满了欢声笑语,那时候的笑容是天真无邪。而当这些人长大成人进入城市之后,他们的孩子也离开了故乡,剩下的大多数是离不开土地,或是家庭各种原因。
作为80和90年代的一员,马上就要奔四了,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上班回家,给孩子们复习辅导功课,却不曾忘记自己童年读小学的时候读过的那些课文。现在回忆起来,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回忆。
记得当时进入小学一年级,拿到新课本的时候,那种心情真是无比的兴奋。那个时候的孩子比较都很纯真、甚至有点羞涩,不像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见过世面的,一点也不害怕。每学期发新书本,同学们都会用废旧报纸来包书皮。
米云记忆中,小学四年主要就是语文和数学两门功课,数学教材可能记不住什么了,但语文课本上有很多经典篇章,很多朋友可能还会残留一点记忆,像某一篇课文是《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篇课文现在仍然有在使用,但是回忆当时的场景,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很难用言语来表达。
如果上面那篇课文印象不是很深刻,《蒲公英的种子》总会勾起你的回忆吧?这篇课文至今仍然记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这几篇文章,《小猴子下山》,《猴子捞月》,《司马光》,《曹聪称象》以及《小猫钓鱼》。回忆上课的画面,老师是不是经常提醒某某没认真听讲,叫哪个同学站到后排听讲呢?记得那时成绩好的同学都能很快的背诵课文,而智力稍微差点的同学总是背诵不了,放学的时候被老师留堂,一定要在组长或者老师手里背完才能回去。天色已晚,还免不了一顿打手板,各种书面处罚,恨不得马上跑回家去。
《小猫钓鱼》这篇文章最能勾起童年的回忆,小猫三心二意的举动,一直都会被大人用来教导孩子们要专心学习,米云经常跟着大人或者一帮小伙伴去河边或者池塘边钓鱼。只要到了周末,米云就会和小伙伴挖好蚯蚓,拿好竹子制作的简易钓竿去钓鱼去了,完全不在乎家庭作业有没有做完,直到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才发现,昨天的作业又没做,最后就免不了罚抄作业了,那个年代的作业还是比较少的,孩子们主要是娱乐为主,学业比较轻松。
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语文课文内容,还记得多少文章,勾起了多少回忆,几十年过去了,有没有热泪盈眶,无限感叹,岁月不饶人,看过这些课本的基本上都是奔四的一代人了。
回忆小学故事,除了上面的语文课本介绍,米云还想补充和更正以前的部分记忆,因为与事实有出入,米云的回忆日记,大部分都是米云自己猜测和推断写出来的内容,因为过了三四十年,米云的记忆片段可能不会那么准确,年少的记忆,米云可能也不能完全记住,很多事情的记忆可能会有少许的出入,小时候的视角看问题可能也会不那么准确,后面又咨询过父母,提到了部分小时候的事,有很多人和事,米云比父母都记得清楚,但因为幼小,十几岁发生的很多事,米云自己也不能完全记得清楚,尤其米云六七岁前的记忆。
米云首先更正的是,米云没有上过幼儿园,直接上的一年级,90那个年代的农村小学都没有幼儿班,至少米云念书的时候没有幼儿班,是米云后面几年后才开始开设幼儿班教室,当时学校上面有政策,村小学应该要开设幼儿班,小学校长委托母亲物色幼儿班教师,母亲也是找了很久,最后挑选了一个刚初中毕业的女子当了幼儿班老师。
母亲回忆,刚开始请幼儿班老师,那个幼儿班老师没有信心来当幼儿班老师,怕教不好孩子,反正最后就被母亲做工作走马上任了,那个幼儿班女代课老师最后嫁给米云家右边的邻居家,村小学的最后六七年才正式开设了幼儿班,米云记忆中自己是上过幼儿班的,父母两人都确定米云没上过幼儿班,米云也就只能默认没上过了,因为就是近三十年发生的事,米云只能简单回忆,不能描述太清楚。
米云再想回忆补充的就是村小学的整个场地和故事,有限的回忆,不能回忆的太清楚明白,要避嫌。学校旧址就是村坟山遗址,肯定错不了,母亲说叫义庄,就是古代存放骨灰的场所,村里人和鬼子都埋了不少,尤其是学校旁边的那边沙地原来也是河流,解放前被鬼子抛尸进河里不少,米云推断应该是外公说给子女听的,母亲才会知道解放前几十年前的事。
那条与湖北交界处的河流,是母亲一辈们抓鱼的场所,在米云出生后基本被填平变成了耕地和宅基地,只不过当时的村民很少能知道五十年前发生的事,三大队原义庄的村坟地解放后才建成学校,米云推测的是只有70末的村里人才在本村上学,我们父母辈都可能要过河去外村上小学。那个外村小学旧址现在已经是民房了,米云今年去农村吃酒席,经过学校旧址的时候,已经变成民房了。
小学的伙食费回忆米云记得一点,学费就记不得,父母没有提过,村里小学的伙食费一直都是由学校老师代管,直到近十年村学校的消失,才正式退出,各行各业都有伙食费,有单位食堂的人都有专门管后勤伙食费的人员,多少都会有一点毛利,能吃一点点小回扣。那个年代的小学学生都会搭餐交伙食费,初中也是,米云到高中阶段,才开始用钱买菜买饭,正式的精打细算打理个人的伙食费。
村小学的伙食费,一直是由一个老师代管,校长和母亲是堂妹关系,代管的老师也是同姓,三个老师都同姓,那个年代的老师基本上都有三四个子女,养家糊口比较困难,一半时间教书,一半务农和做小工养家,那个前辈老师的主要精力在赚钱养家,经常迟到早退,校长舅舅就有点不舒服,收回了学校的伙食管理权,主要平时学校用餐的菜不好吃,就轮流管理伙食,学生的早中两餐伙食费是四两大米,两餐各二两米,学生交大米给学校仓库,学生自己在家带菜过来就白米饭吃。那个年代一餐二两米算多的了,平时在家都可能达不到这样的伙食标准。
那个前辈老师管了十年伙食后,后面十年的伙食费用就是老师轮流代管,伙食费主要就是老师吃的菜和学生吃的米饭两样。伙食费基本上不可能中饱私囊,因为就买点荤菜,偶尔买点鱼和肉,蔬菜学校里面可以自给自足,每天四个老师的教职工伙食标准就是总共两三元钱,每天都有记账,如果降低伙食费标准,老师们就会有意见,经常抱怨伙食差,一天两三餐两三元钱的标准确实难以贪污,再贪就会换伙食管理人,一般主要是早中两餐,晚餐很少,偶尔煮个面条,一般老师们一周一两次晚办公。
米云母亲也管过几年伙食,米云母亲16岁就在学校教书,除了在县城进修学校学习的时间,基本上都在村学校里教书,村子全部搬迁走后,母亲才会到乡里的十几所小学轮流任教。母亲亲口讲述的,学校老师的伙食费基本上占不到便宜,几个老师每天人均五毛钱的荤菜标准,没法再扣,如果管理伙食费的再搞名堂,那老师在学校的两餐基本就吃不上什么菜,吃不上一碗饭,老师们会集体吐槽伙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