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孙承运平定准噶尔后,大玉兹和中玉兹自然也就归了新朝。
但菀菀清楚,新朝百废待兴之际,对于没有民族共同感的领地难以顺利统治。正逢哈萨克小玉兹的首领阿布勒海尔汗有意归顺俄国寻求庇护,菀菀不可能放任周边国家联手,或让俄国越发做大,便索性扶持大玉兹的新可汗顺利接手大玉兹合并中玉兹,去和小玉兹打擂台。
短时期内哈萨克汗国都会因为内政而无力对外有所作为。
至于俄国,自彼得称大帝之后,他向东扩张的脚步从未停歇。
孙承运率军进驻贝加尔湖并逐步向东的时候,他就早在一个月前率军从莫斯科出发,在里海沿岸部署带着一支由80多艘舰船组成的里海分舰队,前往占领杰尔宾特的途中。
当他达到目的班师回俄国的时候,孙承运已经已经率军占领了俄国的伊尔库次克城。
俄国自然不愿意丢失早已到手的领土,两国战争一触即发。
此后数次试探性的小规模交火,我方皆具有巨大优势。
同时,新朝的外交部向与俄国有过三次领土之争的奥斯曼帝国发出了第二封国书,协商重开陆上丝绸之路,共同繁荣两国经济。
多年来奥斯曼帝国始终警惕欧洲各国的扩张,而遥远的东方国家对他们来说没有威胁,却可以帮他牵制住野心勃勃的俄国。因此艾哈迈德三世对于重开丝路的建议表示了友好的赞同。
菀菀需要的仅仅是这个友好的态度,但对于俄国来说,新朝和奥斯曼之间的友好让他腹背受敌。
伊尔库茨克城重要,但俄国在欧洲的领地也同样不能有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或许不会那么担心日渐没落的奥斯曼帝国,但他会忌惮英、法扩张的野心。
在见识了新朝和火力压制后,他们意识到这个对手不再是原本的模样。
于是和谈顺理成章。
和谈的地点被菀菀定在了伊尔库兹克城。
接着便是长达两个月的友好协商。
协商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涅尔琴斯克城的归属。
此地银矿丰富,最早产出的银子被用在献给彼得大帝的银帆船杯上,俄方自然不肯归还。但我方拿捏着他们在西伯利亚的要塞伊尔库兹克城。
双方经过漫长的沟通,期间也尝试了小规模武力手段。
最终还是达成了友好协议。
我朝退出伊尔库兹克城,而俄国则需归还以贝加尔湖为界的西部领土,包括但不限于涅尔琴斯克等早先被清廷划归俄国的领土。并正式厘定外兴安岭全区域为我朝领土。
协议签订后,我军正式退出伊尔库兹克城,驻扎涅尔琴斯克。
并正式将涅尔琴斯克城改回原名,尼布楚。
协议签订后,我方给予俄方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的国民退出我国领土。而自愿留下的,我方也会授予他们我国公民的身份,以俄罗斯族入籍。
同时,菀菀还下令让宁古塔一代当初被清廷判给披甲人为奴的罪人极其后代都迁至尼布楚,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在那里落户。
故土的回归振奋人心,复辟前朝的声音越来越少。就连胤禛都沉默到了自闭的程度。
开春,南山院的第二批优秀学员中,相关专业的都自请前往尼布楚。
有为了稳固政治作用的,有为了勘察矿产资源的,也有军事人才前往戍边。
新毕业的学子们总比旁人多一份对新朝建设的热诚。
他们将新时代的建设完全的当做是自己毕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