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心里着急见周家众人,等不得与徐燕双去说,打发了院里的小丫鬟去传话,便直接带着珍珠和福珠出门了。
马车走的快,她到思贤巷的时候,周家人也才刚进院子。
周大山和王氏看着这样大的院子直咂舌。
王氏拉着丈夫道:“当家的,这真是我们大哥儿的院子?这么大就咱一家几个人住?”
周大山也内心激动,他儿子考上了状元,给朝廷当官还发这样大的宅院,真是给他老周家长脸了。
光宗耀祖啊。
“你这妇人忒没见识,人都把咱们领进来了,还能错了不成?这都是大哥儿读书挣下的,你就等着享福吧。”
周见柳也凑过来道:“爹,娘,那我以后可以一个人住一间屋子了吗?”
周见清笑她,“瞧你那点出息,你在家时就不是一个人睡一间屋子了?”
周见柳一想也是,自从玉姐姐住到书院里以后,家里很多时候都是她一个人睡一间屋了,玉姐姐很少才回去住。
不过二哥说她,她就是不服,反驳道:“那怎么一样呢?家里我住 一间,那是玉姐姐没在,玉姐姐在,我还是要与玉姐姐一起睡的。”
周见清扭过头不理她,十几岁的半大小子长得快,他现在已经比妹妹高出一大截了,再加上跟着杨掌柜在外见过世面,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小大人了。
他才不与小丫头斗嘴呢,幼稚!
姜玉进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场景。
离开梅阳镇时,他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再相见,已是初夏薄裳。
“伯伯,伯娘,小清,小柳儿。”
几人听到她的声音向她看来,脸上都现出喜色。
小柳儿最直接,她直接飞奔到姜玉面前,一把抱住她的腰,“玉姐姐,我好想你啊。”
姜玉拍着她的背,笑道:“我也很想你呀。”
她本是想像以前一样摸摸她的头,抬手的时候才发现,这小姑娘也长高了不少,都长到她肩膀齐高了。
抬眼又看到跟过来的周见清都要赶超她了,姜玉心下微微郁闷,怎么人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了?
周见清看到她一样很兴奋,“玉姐姐。”
姜玉笑看他点点头,“一路上可还顺利?”又松开周见柳,改牵着她的手朝里走。
周见清道:“嗯,路上走得挺顺的。”
走到周大山和王氏面前,行礼道:“伯伯,伯娘。”
王氏忙扶了她起来,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还生疏起来了,一家人,行什么大礼。”
姜玉笑笑没反驳,在京中跟着祁家姐妹们时间久了,一些规矩礼仪已经习惯了。
姜玉带着珍珠和福珠帮他们把各自的东西都送到他们安顿的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