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秦始皇的功绩总结(2)(2 / 2)

现在他们是天天盼,月月盼,年年盼,就期待着,哪天能得着这些好地好粮进他们口袋里了。

别问他们为何对虞美人说的话这么有信心,问就是虞美人安利的一些能做出来的农用器具,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好用了,让他们对虞美人说的其他话更是深信不疑。

秦朝。

嬴政看见那个百越之地滑铁卢,蹙眉,倒是觉得虞美人可以在这方面多讲一点,给他多积攒一些经验。

其他的不说,百越之地的好东西太多,无论是出于,海上丝绸之路、一年三熟的土地、能够引进的水稻来考虑,还是出于其他的考量,他其他的事情可以不做,但百越之地势在必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实话说,比起虞美人怎样评价自己,嬴政现在更情愿听见虞美人说要单开一期百越之地的内容。

当然,他对于这一切也是乐见其成的,能将自己的名声传出去,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特别是在他统一六国,需要这名声的时候。

但也是虞美人说了,他才意识到,原来从前的自己这么忙的吗?

好像没有一刻闲下来的时候。

对于赢得这种事业批来说,你对他说你一天干多少活,花多长时间在工作上,他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但你一跟他说,截止现在,你到底做了多少事,对于自己的工作量就一下子有数了。

果然,有的时候走慢一点是对的。

……

[在文化上,嬴政书同文。

殷商以来,文字逐渐普及。从最开始的甲骨文,到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

那就好奇了,既然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官方的文字,秦始皇书同文的功绩为什么还会如此大呢?

这就要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这些民间文字了,它们只要隔了一个地区,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就跟南方的方言一样,这个山头跟那个山头的语言都不一样,如果没有普通话的话,对话起来要了命了。

而嬴政看的是,文字不统一,不仅妨碍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

于是,在秦一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主要是民间的文字,那种一个金字,不知道多少种写法的,真的太难了。

同时,嬴政也规定要“行同伦”,这啥意思呢,就是端正风俗,说个有意思的,秦始皇来到泰山下,号称“礼仪之邦”,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以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责,从而给后代树立好的榜样,予以表彰。

过了里面,嬴政到了会稽,在会稽刻石上留的铭文,则对当地盛行的淫泆之风,大加鞭笞,以杀奸夫无罪的条文,来矫正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

总而言之,反正就是有一个标准和限制,当时各地风俗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秦始皇东巡几次,是什么风俗,什么奇葩都见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也定车宽以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

其实很多人不清楚车同轨的份量到底在哪里,我们后世就有一个非常生动的解释,我们现在的手机充电器有三种不同的接口,我给你们看看,我这里有个三和一的,Lightning接口,某种手机的专用款,我正好有,好几年前的了,现在当备用机。一种是Micro USB接口,之前手机最常见的,不过现在基本都淘汰了,一种是Type-C接口,现在要求普及的。

三合一的方便是方便,但说实在的,充电慢伤电池。

原装好用的,带出门又是一大堆,现在一个手机走天下的时代,烦都烦死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突然明白,秦始皇车同轨是多么大的功绩,秦始皇来了,全统一了,出门就没有带充电线的烦恼了。

何况当时你很难说,一手和没统一前,到处走的人,是带车轮还是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