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公室里,经济系主任陈岱孙教授笑着说:“你这个小陈啊,是文也来得,武也来得!让我怎么奖励你好呢?”
“主任,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二班的班主任老师李艺宁一脸严肃的对陈冀说:“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事关荣誉,当仁不让!”
“做的好,有贡献,当然要嘉奖!学校决定提名你来担任学生会的文艺部长,再写一份入党申请书尽快交上来。”
“主任,若是您觉得我和同学们还是有点小小的贡献,那么我也提点小小的要求。”
班主任李艺宁一瞪眼:“你想干嘛?”
“老师,是这样的,我看到庆典的表演过程中,有台摄像机一直在拍摄。这回的表演是我和同学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应该被珍视,我们希望表演时的录像能被妥善保存,留作学校的历史资料,等若干年后,我们还能看到。”
“就这事啊!没问题!我答应你了!庆典活动时学校请了燕影厂的同志来全程拍摄,就是存的这个心思,和你们想的一样。”
……
某处机关办公室内,几位领导同志在对话:“歌唱的好,词儿更好,一股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扑面而来!”
“既会写文章,又会搞文艺,还是高考状元!了不得啊!”
“是个好苗子!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会是搞青年工作的一把好刀!”
“原来是外交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下过乡插过队,根红苗正!品学兼优!嗯!不错!值得我们重点培养!”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1919年,威尔逊带着他的十四条来到了巴黎,而顾维钧则带着收回山东的愿景来了。
威尔逊是理想主义典范,他带有浓厚的古典自由主义的情结,他说,我的国际联盟的设想就是这样的,它应该作为全世界人类的有组织的道义力量发挥作用,无论在何时何地出现错误的行为和侵略的行径,或者产生采取此类行为的企图,它们都要暴露在良知的探照灯下。那么最终在巴黎,是什么暴露在了良知的探照灯下呢?
集体安全制度,透过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基点来判定国际纷争的是非,尤其是遏制战争的重开,其本身所带有的理想主义色彩就很浓。
这个制度的出发点是对一战惨烈的战局的反思,当传统的均势原则导致欧洲国际关系体系僵化失去灵活性时,集体安全制度成为调解战后世界格局的首选。
然而这中间存在两个问题,第一、集体安全从一开始就带有国际等级制度的烙印,从而没有摆脱维也纳会议的阴影。
第二、集体安全从一开始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完全约束各国的战争行为,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