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杜哥悲惨的一生(2 / 2)

他哪里能想到自己的诗在后世如此受到推崇和热爱,竟然被这么多人注解,要他说还是太白兄的优秀诗篇更多才是。

南宋。

杨万里认同地点点头,这可是杜工部,他的诗怎么可能不好?

他有点羡慕,谁不想自己的作品被这么多人研究呢?

虽然自己也写诗,但是他知道和杜工部这样的人是比不了的。

宋老师:“老杜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晚年时期了,这个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长期漂泊的老杜穷困潦倒、老病孤愁。可能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心境,才能写下这一千古佳作。”

“我们都知道,杜甫被称为诗圣。纵观他的一生,可以用倒霉来概括了,三次科考都落榜了......”

宋老师概括地讲述了杜甫的一生,还在课件上例举了几首杜甫的名作。

唐朝。

李白惊呼:“子美的一生竟然如此凄惨吗?哎!我可怜的子美啊!”

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前面其实宋老师也讲了他的基本概况,刚刚李白对于自己的一生还有点不忿呢。

现在听了杜甫的经历,感觉自己已经很好了。

真是不比不知道,比较后突然觉得人比人只会更惨。

他打算之后要多找子美喝酒,好好开解开解他。

杜甫本人:。。。。。。

这个时候的自己生活其实还好,没有宋老师口中说得那么凄惨。

都让他怀疑宋老师口中的老杜是不是他了,自己后半生过得这么不好吗?

这前后差别也太大了一点!

李世民摇摇头,都怪这个李隆基,弄出一个安史之乱。

他看了杜甫的那几首诗,从诗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而且胸怀国事、心系百姓。

如果杜甫能好好做官的话,说不定能造福一方百姓,结果被这个安史之乱弄得惨了。

小主,

可惜了,没有在自己这个时期出生。

宋老师:“关于杜甫的死因有好几种说法,一说是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说是长时间被困洪水中,长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后消化不良而死。”

“还有说是食物中毒、沉水而死的,我更倾向于消化不良这种死因,不过这已经成为一个谜了。”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后世修了杜甫墓,还修建了杜公祠,杜甫故里也保留到了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杜甫草堂。”

唐朝。

听到这么多种死法,杜甫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说要是劳累致死都还好说,消化不良死了是什么东西?

这么看,自己的晚年真的好凄凉啊!

看着宋老师展示的杜甫故居、纪念馆图片,杜甫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伤感。

想到自己被后世称为诗圣,他心里有了一点安慰,起码自己也是流传千年了。

宋老师好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