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夜半莲灯,法家学说(2 / 2)

不种地,不织布,所有人都只是为了读书?

只是,苍浩辰始终想不明白,这里并没有妖魔的痕迹?

这老妪话中有话,似乎被什么给束缚着?

这一切,都让众人深感疑惑。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浩辰兄,咱们该当如何?”

净空双手合十,清秀的面庞上,有些凝重。

他总觉心神不宁,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过。

他的佛心乱了,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刚刚一直默念真经,却毫无用处。

众人无不看向苍浩辰,等着他拿主意。

“额……”

苍浩辰一阵无言。

“贫道也不知道啊?”

略微沉思,一声哀叹。

“唉,贫道本无心插柳,奈何事事皆入心,随缘吧!”

只是心中却盘算着,如何探查一番。

翌日清晨,古老的东溪村,近百书生,又开始了一天的功课。

朗朗读书声,响彻在村落。

“以人言善我,比以人言罪我。”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古老晦涩的古言,倒是让这座宁静安详的村落,添了几分人气。

苍浩辰手拿书卷,闲庭信步,穿梭在书生之中。

郎朗的读书声,倒是特立独行。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只是,这学说却和众书生的截然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苍浩辰眉头微皱,眼眸闪烁着精芒,看向四周的书生,总感觉有些怪异。

“为何这里凭空多了一人,他们却毫无反应?”

更绝有异的是,他们读的书不是法家学说吗?

这都是上古大秦时期的学说了,早就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这些怎能参加朝廷科考?

而且,这些书生的脸上,为何毫无表情,一脸呆滞?

只是眼下,他却不能有所异样,只得继续读书。

银环和七朵金花暗地探查去了。

今早,村长看他真诚,乃读书之人,答应在村中逗留三日。

这里,宁静安详。

书中徜徉,苍浩辰身心放松,渐渐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仿佛沉浸到了一个书香世界。

体内的道心散发着光芒,一缕缕清气,流向五脏六腑,颇为玄妙。

“咦,读书还有如此效用?”

苍浩辰顿感异样,心中惊诧。

“福生无量,道心自然,贫道读书去了!”

心中畅快,浑然忘了此行的目的。

一个古老的房间,古朴的桌案上,一名白衣书生,正在伏案苦读。

浑身有着书香之气,圣洁,庄严,颇为神秘。

微弱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映照在书生身上,泛起淡淡霞光。

书生静静放下书,微微抬头,显露出一张清秀俊俏的面庞。

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明亮的眼眸看向窗外。

“呵呵,有意思!”

淡然一笑,并未言语,而是继续看起了手中书本。

只是他身后的墙壁上,却有一张古老画卷,微微闪烁着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