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穆溪知情(2 / 2)

顾砚安脚步一顿,苏景宁看着他,朝他点了点头。

他停住了脚步,望向周帝,只是远远的站着,没有靠近。

周帝看向穆溪,微微笑了笑:

“今日一事,朕又欠你一人情了。”

苏景宁垂首福礼,淡声道:“陛下言重了!”

穆溪眼神在几人间穿梭,眸中的迷惑越来越盛,她似被什么东西蒙住,越来越看不清几人了。

周帝眼神停留在了殿中环手而立的男子,眸中带着悦色:

“无论如何,你还是来了。”

顾砚安面无表情,朝周帝低头行礼,低冷的声音里,却带着几分讽意:

“陛下设局,微臣怎敢不至。不过,恐怕要令陛下失望了,我来,是因为穆溪,并非其他。”

穆溪蹙眉,似是听出了什么,看向顾砚安:

“什么意思?设局?什么设局?”

顾砚安看向周帝,见他沉默,垂眸笑了一声:

“从天机楼买走落魂引解药的是陛下,太子做的一切,从始至终都在陛下的掌控之内。”

小主,

穆溪不可置信的转眸看向周帝:

“父皇,他所言都是真的?”

周帝看向穆溪,叹了口气:

“是。”

“溪儿,父皇与你说过,你要做执棋的人,你有大智,亦有能力。可你犹豫不定。权力争夺,生在皇家,你从来都避不开。”周帝望着她,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一如高高在上,运筹帷幄的帝王。

“太子性情冷漠,善伪多疑,这样的人是护不住大周的。可他在朝中多年,朝臣深信他仁德贤悯。这层面纱必须有人戳破。”

穆溪闻言,身形微微一晃,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击中,心间泛起层层涟漪,难以平复。她的眼眶再次湿润,目光在周帝与顾砚安之间徘徊,试图从这复杂的棋局中寻找一丝温情的碎片。

她恍然明白,两个她最在意的亲人,在她为他们心惊胆颤担忧时,利用了她。

“所以父皇……将计就计,利用儿臣除掉太子?”她的声音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挤出,带着难以言喻的痛楚与不解。

周帝的神色柔和了几分,却也难掩那深藏于心的帝王威严,看向她与顾砚安。

“溪儿,这天下,是朕的江山,穆风是朕的皇子,可我的孩子只有你二人。人心都有偏颇,朕做这些,不仅为了大周,亦是为了在这世道,能有你们的一席之地,权力只有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安全的。只有握住了,守住了,才能守住至亲至爱,不会步父皇后尘。”

“所以,朕将计就计,设了一个局,你二人谁先稳住朝局,能让众人认可臣服,便是未来接手大周的人选。好在如今,结局是好的,不是吗?此事之后,即便没有朕,你们相互扶持,也能在朝中站稳脚跟,亦能平衡住朝诸臣。”

穆风看向周帝,眸中带着怀疑和迷惘与难掩的难过:

“好的结局?所以父皇便不顾儿臣的意愿,甚至将儿臣蒙在鼓里,推上了这么一个位置?于父皇是好的结局,可于儿臣,好像不是!”

“至亲至爱?儿臣想要护的至亲至爱,却联手利用,将儿臣拉入了充满禁锢的圈里!”她转眸看向顾砚安。

她从始至终,与太子争斗,与朝臣周旋,不过是想将来若是兄长想要掌权大周,她便是兄长最强的助力,仅此而已。

“兄长?呵——,我自小便知道与我血缘至亲的兄长,只有你一个,我只认你一个兄长,这声兄长,在我心里叫了无数遍,今日,总算能喊出来了。兄长从始至终就知道父皇的目的,可有提醒过我,哪怕半个字?”

“可是因为兄长也不愿踏入这充满禁锢的地方,是吧?”

顾砚安唇角微动,眸底闪过几分犹豫,却没有回话。

穆溪退了几步,眸中伤色更重,缓缓舒了一口气,随后,俯首同周帝行了一礼:

“既然父皇无事,御执营那还有事需要儿臣处理,儿臣告退。”

说罢,不再顾殿中的几人,转身独自朝殿外走去。

穆溪的脚步沉重决绝,朱红衣裙在宫阙间曳动,留下一抹孤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殿内的气氛随着她的离去而变得异常沉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

苏景宁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的眼神在顾砚安与周帝之间流转,心中五味杂陈。这宫廷之中,每个人都并非能轻易抉择未来,无论是帝王还是臣子,亦或是那看似风光无限的公主,都逃不过这权力的枷锁。

顾砚安望着穆溪离去的方向,眼神有些复杂。

周帝见她离开,神色微变,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无奈。转眸看向顾砚安。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有力:

“砚安,我当初答应过你父王,若你不愿,便不会强迫你回帝氏,可如今,我想再问最后一次,你可愿回来?我已拟好旨意,会为你正名,当初的事是我与你母后对不住你。”

顾砚安神色沉静,抬首看向周帝,凉潭乌眸中带着漠然和坚定,随后俯首同周帝行礼:

“微臣姓顾,此生只会是父王的孩子。臣,多谢陛下美意!”

周帝鹰眸中的微光逐渐暗淡,连周身的气势都弱了许多,他看着殿中同他垂首行礼的人,许久,才缓缓道出了一个字:

“....好。”

“退下吧,朕想静一静。”他挥手,命殿中还站着的二人道,声音低沉,带了几分疲倦。

“微臣告退。”顾砚安同苏景宁俯首,随后退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