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投资拼夕夕(1 / 2)

7月的琴岛,早晚还有些许的凉意。

王铮松了下自己的领带,迈步走进了袁氏集团的总部园区。

前天的电话,王铮打给了袁旭,当然,打过去,是冯明强接的,袁旭的对外公开的手机是拿在冯明强手中的,他的私人电话,知道的人当然不多,而且知道的人也不会随随便便就告诉其他的不相关的人。

至于为什么身在杭洲没有找马老师而是舍近求远的找袁旭。

原因倒也不是很复杂。

纵观四十大盗公司的收购或者是对外投资项目,最终都变成了自己集团控制的子公司,而且,最终都是套用的所谓的四十大盗公司的“企业文化”。

反倒是袁旭,无论是袁氏集团旗下公司还是袁旭自己的私人投资,对所投资项目干涉极少,对于项目的创业者态度也比较尊敬,除非有明显的圈钱或者是其它违背公司经营基本准则的事情发生,否则基本都不会对公司和创始人的决策指手画脚。

这一点,对于王铮来说非常重要,他之所以能跟段勇平和丁养猪能够成为这么多年的好朋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相处的时候,从来不会对对方的决定说三道四。

可以建议,可以摆事实列数据,但是不会用投资之类的附加条件强行要求要怎么怎么做,合则行,不合则分,就像这次,王铮的项目两人并不看好,有话直说,不看好就不会进行投资,干脆利落,也不会影响几个人的私交。

王铮这次拜见袁旭,并没有提前把自己的创业计划发给通话的冯明强,他认为,自己跟袁旭之前并没有见过面,相互之间对于对方的脾气秉性也不是很了解,如果能够见面聊自己的计划,可以增加自己说服对方的几率。

至于袁旭,听到冯明强说起王铮的名字的时候就感觉有点耳熟,再一看过往的求学和工作创业经历,也就确定了这个跟自己几乎是同龄人的身份了。

这也让袁旭心里泛起了几丝波澜,拼夕夕这个项目,也是在所有人都不看好,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情况下,硬是从一众大厂中间挤出来,而且野蛮生长起来的一棵大树啊。

有那么一瞬间,袁旭想过要自己做这个模式的项目,以后世拼夕夕对自己不停的“毒害”,对于它的套路熟的不能再熟,加上现在的条件,自己要这这个项目,应该是十个手指拿田螺,十拿九稳的。

只是眼下在网购领域,爱家公司几乎是一家独大,虽然四十大盗公司的买卖网和黑猫商城极力追赶,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随着网购市场的越发火爆,爱家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王铮的拼夕夕项目的出现,无疑会帮爱家分担部分的关注。

“袁总您好,我是王铮,非常感谢您给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跟您当面聊一下我的新的创业计划。”

这倒不完全是客套话,以袁旭如今的身价,加上两者所处的领域又有一些竞争的关系在,能够答应面聊,已经是比较出乎他的意料了。

原本王铮还打算一次不行多联系几次,甚至直接跑到袁旭的楼下蹲他呢。

“客气了,我又不是什么日理万机的大人物,我们做互联网的,就是要不断的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一旦停下脚步,企业也就离破产倒闭剩不了几天了。”

“请坐,喝杯我们琴岛的绿茶,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新的想法可以一起共创一下的。”

其实,桌上的绿茶,是隔壁港城的海青绿茶,琴岛虽然也有所谓的劳山绿茶,但是不知的品种还是炒制原因,口感偏涩且无回甘,比不得海青绿茶。

“这是我的新的创业项目的想法,拼夕夕,其想法来源于我之前的项目拼好货。”

王铮倒也不怯场,将PPT投到冯明强挪过来的大屏幕电视上,起身侃侃而谈。

“拼夕夕,创意基础仍然是社交电商,通过社交裂变,形成‘拼团’的购买模式。”

“我的想法是,目前的线上购物,聚焦的多是城市中心用户,无论是正常的还是折扣化的APP,其主要和目标用户都集中在这个领域。”

“而拼夕夕,聚焦的则是下沉市场,特别是广大的四五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中,熟人朋友之间的社交比在大城市中的关系更加紧密融洽,通过发起和朋友、亲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一方面满足了低线市场网购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度,通过参与,协助熟人获得更低的价格,提高所有参与者的成就感。”

“而通过这种C2B的模式,生产商可以获得大量直接的订单,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生产,避免或者减少无效生产,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节约大量生产和时间成本,反过来可以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形成正向的循环。”

果然是那个熟悉的拼夕夕,袁旭心里稍微感叹了一下,翻看了一下王铮递过来的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