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玄案(461)(2 / 2)

女子身形踉跄,倒退几步,脸上露出惊恐之色。狄仁杰趁机上前,将女子制服。

“说,你究竟是何人?为何在此装神弄鬼?”狄仁杰厉声问道。

女子颤抖着声音道:“我……我叫小婉,是这附近村庄的村民。我本是富商夫妇的丫鬟,那场大火之后,我便被村民们视为不祥之人,饱受欺凌。近日来,我得知富商夫妇的冤魂未散,便想借此机会为他们讨回公道,所以才……”

狄仁杰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他沉声道:“小婉,你可知你所做之事已触犯律法?但念你初犯,且情有可原,只要你如实交代,本官可以网开一面。”

小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连忙点头道:“多谢大人开恩,小婉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小婉的带领下,狄仁杰与李元芳来到一处隐蔽的地窖。地窖内摆放着几具腐烂的尸体,散发出阵阵恶臭。小婉指着其中两具尸体道:“这便是富商夫妇的遗体,大火之后,我偷偷将他们埋葬于此。近日来,我每晚都会来此祭拜,希望他们的冤魂能够得到安息。”

小主,

狄仁杰仔细观察着尸体,发现他们的死状极为惨烈,显然并非死于火灾。他沉声道:“小婉,你可知富商夫妇的真正死因?”

小婉摇了摇头,道:“不知,那场大火之后,我便被村民们赶出了家门,对于后续的事情一无所知。”

狄仁杰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吩咐李元芳将小婉带回大理寺看管,自己则留在地窖中继续调查。

经过一番仔细搜寻,狄仁杰在地窖的一角发现了一块被烧焦的木板,上面刻有一行模糊的文字。他仔细辨认了一番,终于看清了文字的内容:“凶手乃……”

然而,文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似乎被人故意破坏。狄仁杰心中一动,暗想这背后定有隐情。他收起木板,决定从长计议。

回到大理寺后,狄仁杰立即召集手下展开调查。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当年那场大火的目击者——一位年迈的老更夫。

老更夫颤颤巍巍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那场大火之夜,我曾见过一个神秘的黑衣人潜入富商家中,不久后便火光冲天。我当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跑去报官。可等我回来时,黑衣人早已不见踪影。”

狄仁杰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这场大火很可能并非意外,而是有人蓄意为之。而那个黑衣人,很可能就是杀害富商夫妇的真凶!

为了找到更多线索,狄仁杰决定亲自走访当年与富商夫妇有过交集的人。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从一位富商的旧友口中得知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富商夫妇曾因为一笔巨额财产与一位远房亲戚发生过激烈争执,甚至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狄仁杰心中一动,立即命人将那位远房亲戚带到大理寺进行审讯。经过一番严刑拷打,远房亲戚终于招供:他因为贪图富商的财产,便勾结了一位江湖术士,制造了那场大火,企图将富商夫妇烧死在家中,然后独占财产。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那场大火虽然烧死了富商夫妇,却并未烧毁所有的证据。狄仁杰手中的那块烧焦的木板,便是当年远房亲戚为了掩盖真相而故意破坏的。

真相大白后,远房亲戚和江湖术士均被判处死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小婉也因为协助破案有功,被狄仁杰赦免了罪行。

案件虽然告破,但狄仁杰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这起案件背后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阴暗面,远比案件本身更加复杂和深刻。他决定将此案作为典型案例,写入自己的办案笔记中,以警示后人。

夜幕降临,大理寺内灯火通明。狄仁杰坐在案前,提笔疾书。他的笔下,不仅记录了这起案件的侦破过程,更蕴含了他对人性、社会和法律的深刻思考。而李元芳则站在一旁,默默地守护着这位睿智而伟大的侦探。

“大人,此案虽然告破,但世间仍有无数谜团等待我们去解开。”李元芳轻声说道。

狄仁杰抬头望向李元芳,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不错,元芳。只要我们心中有正义,手中有智慧,便一定能揭开世间所有的谜团,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说罢,狄仁杰继续埋头书写,而李元芳则静静地站在一旁,陪伴着他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