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三天前。
正在镇江之战进行到如火如荼之际,所有人都遗忘了一个人。
而这个人曾经在镇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就是潇湘阁阁主,花柔。
在镇江围城之前,花柔就早早地带着潇湘阁弟子离开了镇江城。
在大是大非的选择上,潇湘阁从来都不做选择,这个时候花柔不可能留在镇江城,介入到这场血腥的城防争夺战。
但是潇湘阁没有立场,不代表花柔没有立场,更何况花柔的身边还有一个张小天。
张小天不仅和花柔的关系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还和曾经的扬州花魁小小暧昧不清。
从跟随张皓前往武当山开始,不知不觉之间,潇湘阁这两位顶级高层的态度早已经站在了张皓这一边。
在镇江之战开打初期,根据潇湘阁的情报,花柔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
从集庆府那边传来的消息,有一名朱元璋手下的参事在酒后无意中透露,朱元璋对傅友德掌握嫡系七万部队颇为忌惮。
花柔有种预感,这一次镇江之战,朱元璋一定会搂草打兔子,顺便让徐达解决掉傅友德这个问题。
随着镇江攻防战打响,花柔一直在冷眼旁观,关注着战场上的形势,在等待着解开镇江这个无解难题的钥匙出现。
这把钥匙自然是傅友德,作为曾经徐寿辉的旧将,四大金刚之一的傅友德,和张士诚交手多次,在常熟之战中甚至联合潘家、方国珍害死了吕珍。
虽然他不是直接的凶手,但也是实打实的帮凶之一。
没有特殊的情况,让他抛弃朱元璋,他一定会把那名说客绑到朱元璋的面前,以展示自己的“忠肝义胆”。
镇江攻防战打响之后,随着战事的进展,傅友德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却越来越深。
本来同时参加对镇江攻击的部队,除了他的部队,还有朱元璋的嫡系,汤和率领的部队。
但是慢慢地他品过味来了,汤和所负责攻击的区域,防守强度要远远小于他所在的位置。
更加让人气愤的是,徐达开始不断地督促攻城部队进攻,这样队伍的伤亡数字像一根直线一样冲上了天。
每一个战士倒地,傅友德的心都在滴血,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也是跟随他多年的兄弟袍泽。
傅友德知道自己手握重权,一定会让朱元璋不安,甚至他都想过一段时间,等到自己的位置稳定下来,自解一部分兵权,以换得朱元璋的“安心”。
帅帐的徐达当然也有“私心”,现在朱元璋周围的军中将领逐渐形成了两大派别。
一个是跟随朱元璋起事的“凤阳派老人”,另外一些自然是像傅友德这样半道加入的“新人”。
尤其是傅友德,那已经是在江南甚至是华夏威名素着的成名之将,傅友德南征北战之时,徐达还只是朱元璋身边一名籍籍无名的什长。
现在徐达“一战成名”,他未来面临最大的竞争对手,当然也是这位成名的宿将。
本来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他只是想削弱傅友德的力量,并没有想将傅友德一棍子打死的意思。
徐达则是往这个计划里面添加了一点“私料”,那就是让傅友德的力量损失的更加严重一点。
一开始攻城的时候,打主力受到损失最大的部队,甚至是汤和所率领的凤阳嫡系。
这也让一直对徐达有些忌惮的傅友德有些汗颜,看来还是俺老傅把人看低了。
在攻打镇江的时候也是卖力的许多,到时候一算下来损耗,他的部队是最低的。
岂不是摆明了出工不出力,让朱元璋觉得自己“拥兵自重”,让其他将领将自己看低了去。
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镇江的优势确立了下来,徐达的“刀”慢慢地显露了出来。
傅友德开始攻打最为险峻的关隘,徐达的措辞也变得越来越紧迫,越来越严厉。
这就是徐达的“阳谋”,等到确立胜势的时候,徐达开始将傅友德的部队推了出去当做“炮灰”。
傅友德和镇江打的越凶,那么傅友德就再没有其他的后路,而且大大削弱了傅友德的力量。
如果傅友德在攻打镇江的时候出工不出力,那就更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