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药”的发现,使造纸术终于走上了正轨,俱酒下令增产增量。纸张这种东西,就算目前商业价值不算大,也必须坚持生产。
从长远来看,造纸术加上雕版印刷,二者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对于华夏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播、思想文化的传承,民族意识的建立和民族主义的形成,必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从近期看,对于统一天下思想,控制战国舆论、推进俱酒的霸业宏图,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纸张的制作初期,造纸作坊诞生了许多废品。
因为没有“纸药”的助力,许多纸捞出来之后,不能一张一张地揭开,结果最后形成了一大堆纸疙瘩。
这一天,俱酒经过造纸作坊门前,见到堆积如山的造纸物废品——一堆一堆的纸疙瘩。
俱酒首先想到的是要对这些东西进行再次利用,要知道后世,再生纸在全年的造纸量中始终占有重要比重。
俱酒找来负责造纸的墨匠一问,才知道并非这么简单,这些纸疙瘩再生,需要付出比新造纸更多的工序,另外也与纸药有不兼容之处。
俱酒心中失望,只好作罢。正当俱酒拔腿欲走之时,突然,两个大字在他脑中灵光乍现——纸甲!
纸制甲胄,不是开玩笑,这是在中国古代确确实实长时间存在并用于实战的一种护身甲。
它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广泛使用。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
纸甲主要用于中国南方步兵,因体轻,又为战船水兵多用。而俱酒所在的南郑,以及觊觎已久的巴蜀,其天气因素,都符合使用纸甲的需求。
在中国历史上,《南史》首次出现了“纸铠”一词,史书中记载:“尚书旧事,悉充纸铠”。
《新唐书》记载“襞纸为铠,劲矢不能透”。足见其柔韧性和安全性。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与后周交战,“民间又有自相率、以纸为甲、农器为兵者,号白甲兵。”
北宋仁宗年间,“诏江南、淮南州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弓手。”一次性制造和分发三万件纸甲,可见这种装备已经是当时的正式列装军队了。
俱酒立即兴高采烈地跑到了田系的办公场所,一边跑一边高声喊叫:“田系!田系!”
田系此时俨然已经是整个南郑政权的首席科学家,他的居所内大型图纸、算盘、三角板、圆规等应有尽有。
田系赶忙从一堆图纸中直起身来,匆匆迎上:“属下见过少子!”
俱酒一把抓住田系的双肩:“田系,作坊前的纸疙瘩找到用处了,可以用来作为铠甲!”
田系一听,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少子是说……用纸做铠甲?”
俱酒眉飞色舞地道:“不错!不错!”
言毕,一屁股坐在田系宽大的设计台前,顺手掏过一大张空白设计用纸,立即将自己后世看过的视频知识在纸上比比划划地画将开来。
纸甲的制作就是将纸张折叠成三寸厚的方块,然后用锤子反复锤实,四个角用铁钉固定,做成一块块纸质的甲片,然后再缀缝成甲。
若论刚硬,纸张确实不敌铁片,但从微观结构上看,纸甲是由纸纤维构成,含有丰富的高度弹性胶原蛋白,这些纤维相互交织,既强又韧。
纸甲在制作过程中,纸张经过捶打,纤维的密度更高,只要叠压至一定的厚度后,就会形成多层细密的纤维网络。
当箭镞或刃尖作用于纤维时,纤维受到拉伸变形,纤维网将把集中于一点的冲击能向四周区域传播,所有能量平均分配到甲片中。
外力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纤维的断裂能,冲击波能量在相对大面积内被吸收,增加了受力面积,抵消外力的冲击,
同时纸甲层层叠叠的结构,也使外力能够一层又一层地被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