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无所不能(1 / 2)

最终用周至的说法,就是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海通也给自己找到了第一位拍买代理委托人,那就是周至。

以后每年的国际大型拍卖会,周至可以通过海通作为代理人参与其中,这个业务本来是需要缴纳代理费和定金的,现在国内大部分玩家还玩不起这样的玩法。

当然直到现在,林婉秋都还不知道周至真正的实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至还很繁忙,白天乔老爷跟着袁荃猷去首都画院,周至跟着老爷子去故宫和国博蹭上班。

国博故宫的文物堪称是华夏文物的精华所在,有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国博里边能够列展的青铜器,基本都带有铭文。

青铜器在先秦时期,是非常贵重的礼器,而铭文则是记录当时因为什么历史事件,才铸造了这件青铜器。

而这样的历史事件,往往可以和历史资料相互印证,这样的青铜器,是所有青铜器当中最重要的,甚至比标志这器物典型年代特征的“标准器”还要重要,被称为“断代器”。

比如国博著名的青铜器利簋,本身并不大,高不过三十厘米,但是上面有一段非常重要的铭文,提到了一件大事,以及当时出现的天象。

利,是武王的大臣,但是的职务是“有司”。在中国商周时期,青铜被称为“金”,是只有王族才能使用的贵重金属。商军溃败之后,身为有司的利得到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并铸造了一件铜簋,作为永世的纪念。

利簋出现之前,由于缺乏实物资料,关于牧野之战的具体日期,千百年来,史学界多有纷争,历代学者根据有关记载推算出的年代就有数十种之多。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实施过程中,碳14测年专家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给出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范围;

天文学家依据铭中所记“甲子”日“岁”星在中天的天象,参照《国语·周语下》记载的天象记录,与科学推算的木星天中位置相对比,计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的准确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由此,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它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

除此以外,利簋的发现,除澄清了以往关于武王伐纣具体日期疑惑外,还证实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等文献记载的某些具体史实。

例如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星当空,这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的记录,也与《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

又如,利簋铭文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有此可见利簋的价值,称之为国宝也不为过。

而国博的文物,大多如此。

因此周至的幸福感那就不用提了,简直就如同掉进了米缸的老鼠,同时自身的学问也是突飞猛进。

就算陶瓷器,周至现在都还有很大的不足,比如元明瓷器他就不太熟悉,至于三国南北朝陶器,对他来说几乎就是空白

而在国博,算是狠狠地补了一课。

故宫同样是如此,周至对宋瓷和清三代瓷器算是非常熟悉了,也在这儿开了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