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吾爷
在华夏,自古以来权力拥有者最担心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商人关心政治】。所以在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文化对商人的定义只是【客】。
归类也只是在【九流】里面。
在很长时间都只属于农业大国的华夏,无论是哪朝哪代,职业等级的排序,从来是【士农工兵商】。即便是到了近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大受西方文明影响了,但在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主流文化影响下,人设等级分类,最时尚的排列顺序,也还是:工农兵学商。
商人,仍然处于职业排序的绝对末位,甚至是还排在学生的后面。
即便是到了以社会为主义的新中国,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极左思潮影响下,为了割资本主义的尾巴,都到了不顾人民死活,不顾国家兴亡的地步。用当时天朝中枢的话来形容,“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才有了邓公力排众议,挺身而出地启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字招牌,搞起了改革开放,开启了商人【登台唱大戏,主角全姓商】的黄金时代。
唯这个时期的商人,才慢慢地开始受到了主流舆论的尊重,可以与其他职业平等对话,有时候还走在了时代的前面,领导着潮流。
但是,一旦到了要与其他的职业同台论资的时候,商人又不被待见了。它又变成了奸诈的代名词,又成了不被人选择的职业。也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已,谁家的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经商。
其实,任何一个政府,如果要想稳稳地执政,毕竟不单是国家要强大,人民也必须富裕。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是“只有加大力度夯实经济基础,才能够做得到上层建筑的牢固”。
但是,有些时候,社会意识也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乐观。
什么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什么叫做【多年以来主流文化养成的习惯?】
无论你干什么?怎么做?只要从事着商务活动,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新华夏成立以来,一直都实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治理华夏和管理干部队伍的根本。
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从天朝到地方,都已经十分重视抓经济了,也提出了以【华夏特色】,作为指导国民前进的绝对意识形态,也还是继续沿袭着【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大纲。
因此,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深化改革,从来就是提倡的【政治经济学】,坚持着党的领导,坚持着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基本原则,坚持着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方针。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绝不允许有丝毫的改变!
洪海侠坐下来以后,由于有了阳律师的鹦鹉学舌,有了吴局的愠怒训示作铺垫,三个人茶叙的气氛,自然而然地就显得多多少少有点压抑。
事实上自洪海侠带团队来陵江投资,在失陷于景阳项目以后,通过阳律师结识吴局这段时间,或亲近,或疏远,或回避,或热议,洪海侠与吴局的交往,在玩成书为吞掉洪海侠投入景阳酒店那5000万,伙同他人进行了一连串的沉重打击,因为洪海侠不但依靠自身能力的超水平发挥,也倚仗了扎实的人际关系见招拆招,最终把黑白两道施展的各种招数一一化解,而且还上演了立将剩勇追穷寇的好戏,把玩成书一伙干了个丢盔卸甲的过程中,起起伏伏的经受住了考验。这才有了今天的约见。
这场在陵江发生在洪海侠与玩成书之间的拼争,从洪海侠当初在被玩成书从景阳酒店挤走之时,因为没有经受住知情者的讥讽,当众牛逼轰轰地发誓说:“我洪海侠将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玩成书赶出景阳酒店”开始了一系列原本可以避免的生死之战。
拼争期间,玩成书一伙冲着洪海侠那句冲动话语,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完全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连放大招,好几次都已经差点就把洪海侠物理摧毁。
当然,既然是战争,那必然是双方经济实力,背景资源,拼争技巧和团队精神的比拼,即便是在有强大的专政工具威慑的环境里,在法制还不健全,治安存在死角的地方,拼斗双方还是免不了原始肉搏,血溅当场,拼凶斗狠,勇力激荡,尔虞我诈,胜者为王。
虽然关注者都看见了玩成书一伙的强大与凶残,同时也看见了洪海侠阵营的顽强与团结。
当然,也见证了最终的结局。
但是,就因为一句本可以没有的狠话,就差点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即便是最终的结局,洪海侠还是兑现了当初的誓言:把玩成书赶出了景阳酒店。由于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也还是大大地不值当,理当吸取教训。
洪海侠明白,之所以自己在体制内的官员们心目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自己特别不愿意留下的,“对政治尤其敏感”的印象,完全是因为在这次与玩成书一伙的冲突中,自己为了自保,充分暴露了自己善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的基本功,也更是迫于无奈地暴露了一些神秘的政治资源。
一会是京媒出面搞【舆论轰炸】;一会又有天朝大员对陵江官员搞【政治指导】;一会又以【关系制约关系】搞起了借力打力;一会还利用了陵江由来已久的排外意识,使陵江本地籍干部情不自禁地胆寒纪委,检方对地方势力的监督;一会还动用非常手段以暴制暴、大打出手搞起了江湖火拼。
等等这些特殊而实用的手段,叠加起来产生的效力,无一与经商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件件都离不开政治。
尽管洪海侠常常挂在嘴上的说辞,永远都是劝导他人,和告诫自己远离政治的内容。
但事实上呢?要想在华夏的现行体制之下把生意做大做强做稳,又怎么可能离得开顺应政治大环境呢?
俗话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华夏大地,无论在什么环境或什么情况下,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庇护,任何商务行为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是根本不可能干得成的。
但是,只要你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庇护,你享受了政治资源。要想在派系,脉圈就这么清楚地摆在面前的情况下,从容地保持中立,不选边站队,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也就是说,洪海侠不是不想收敛锋芒,而是搏击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地想着急于成功的社会环境中,只要不想被他人联手做掉,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不但不敢收敛锋芒,反倒是个个都锋芒毕露地想着要【弯道超车】,确立自己行业领军人物的地位。
当年最时尚的词汇,不是说【慢进就等于后退】吗?怀揣梦想在突飞猛进的环境中求生存,不奋力奔跑,你还能在原身位处站得住吗?
只是,如果一个民营企业的实控人在官方心目中成了对政治很敏感的人物,也绝对是十分危险的。
在中国现实的情况下,任何商人要想把生意做得长久,都只能给官方留下一个“只懂唯利是图、一味经商”的印象。
而绝不能让官方感觉到,你有紧跟形势,提前选边站队的政治觉悟。
更不能让领导感觉你的做法中,居然还包含了政治企图。
如果有,那就等于是在玩火。如果政府官员已经提醒了你,你还坚持,保不齐还是在找死!
中国的官场,不仅仅是现在,就是翻开记述着中国历朝历代,各种演义事件的《史记》去窥探,你也会发现,政府也绝不能容许商人参与政治。
也就是说,不允许商人参与政治,并不是今天才是这样,而是华夏的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凡是夹杂在政治势力中间的商人,最终没有一个人是善终的。
这从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比一次更加猛烈的,对官僚资本的严厉打击,就看得出来。
因此,大凡为官者下海经商,刚开始,虽然能够借助自己曾经在官场干过的“余热”,大都能够做得风生水起。只是没有谁能延续到最后!
待生意做大了,名气如日中天,社会上就会传出绯闻。要么是异口同声的非议【巨星跌落】;或者是众人赞美【急流勇退】,然后就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消失沙滩上,昔日的商界红人,从此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洪海侠今天从阳律师的口中,居然听到了官方对自己是这种评价,真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完全是对自己发出了一个震动巨大的警示信号。
这证明他们平常的言行做派,还是没能够脱离习惯性的高谈阔论,评判时事,指点江山,谋划大局的基本套路。
洪海侠想,看来自己要想走得稳一些,此后还得尽量做到深居简出,即便是有应酬也尽量回避官员,把重点放在经商上为好。
如是在无奈之下被他人硬拖入了政治体系的纷争之中,也要尽最大努力挣脱束缚置身事外。千万不能如当前这样犯险,为力求自保,让自己的政治资源暴露无遗。
其实,正如中国自古以来那句“朝内有人工作做官“的名言释义一般,跻身在改革大潮中的洪海侠将其延展为“朝内有人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