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诸侯联军扎营后,众人聚于大帐之中商议推选盟主之事。大帐中气氛热烈,各路诸侯各怀心思。
曹操站起身子,环视众人后说道:“诸位,此次我们联军讨董,需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来担任盟主,统一指挥,方可成功。不知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推举袁术,说袁家四世三公,威望极高;有的推举韩馥,认为其在冀州颇有势力。这时,有人看向萧逸,说道:“萧公,您在幽州素有贤名,麾下又有能臣猛将,不如您来担任盟主,带领我们讨伐董卓。”
萧逸连忙摆手,站起身来抱拳行礼:“各位,萧某何德何能,怎敢担此重任。此次讨董,关乎天下大义,需一位更有资历和威望之人来领导。我以为,袁绍袁公出身名门,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公来担任盟主,再合适不过。”
袁绍假意推辞:“萧公过奖了,绍虽有些许薄名,但这盟主之位责任重大,还需慎重啊。”
萧逸微笑着说:“袁公不必过谦,您有能力、有威望,当此重任,定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
其他诸侯也纷纷点头,觉得萧逸说得有理。曹操也说道:“袁绍兄,您就不要再推辞了,您来担任盟主,我等都信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袁绍见状,便不再推辞:“既如此,那绍便担起这盟主之责,定不辜负诸位的信任。只是这后勤粮草之事也至关重要,还需一位可靠之人掌管。”
众人商议后,推举袁术掌管粮草,因为袁家势力庞大,有足够的资源来保障联军的补给。
袁术心中有些不满,他本想当盟主,如今只负责粮草,觉得有些屈才,但在众人面前也不好发作,只得说道:“既然诸位信得过我,我定当尽力保障粮草供应,不让各位将士饿着肚子打仗。”
袁绍点头:“有公路掌管粮草,我等无忧矣。接下来,我们便商议一下如何进攻董卓。”
萧逸在一旁说道:“盟主,据我所知,汜水关乃洛阳门户,地势险要,董卓必然会派重兵把守。我们需先派人前去探查情况,再做定夺。”
袁绍点头:“萧公所言极是,就派几支小队前去探查,其余人等整顿兵马,准备随时出击。”
就在众人商议之时,帐外传来一阵喧闹。只见刘备带着他的二弟裴元绍和三弟潘凤前来会盟。刘备身着朴素,却有一股不凡之气,他抱拳向众人行礼。可诸侯们却哄堂大笑。袁术不屑地说道:“哪里来的无名之辈,也敢来此会盟?” 袁绍也是眉头一皱,没有说话。
刘备面色涨红,却仍不卑不亢:“吾乃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今闻诸侯讨董,特来响应。”
众人笑得更厉害了,韩馥嘲讽道:“中山靖王之后?哼,如今汉室衰微,谁知道是真是假。”
就在刘备尴尬之时,曹操站了出来:“诸位,刘备乃是皇室宗亲,其心可嘉,我们当以大义为重,不应如此嘲笑。”
袁绍这才说道:“看在你是皇室后人的份上,你便留下吧。不过,莫要以为有此身份便可得寸进尺,这里是靠实力说话的地方。”
刘备再次抱拳:“多谢盟主,备定当尽力。” 裴元绍和潘凤满脸愤怒,却被刘备制止。他们站在一旁,眼神中透着不甘和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