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离开崖底(1 / 2)

那人正是昭王弟弟,楚国司马子期(熊结),身为楚国军中第一人,他常年在行伍中征战,性格直爽豪放,本就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

昔年柏举之战楚国的惨败他也亲身经历过,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在吴破楚入郢之战中,子期同楚昭王流亡至随国,自请假扮昭王为昭王争取生机。

当年,郢都遭到吴军残酷血洗屠戮,几近亡国。这样的血海深仇,即便是普通的郢都百姓都深刻铭记于心,他作为楚国公子又怎会忘记?

楚大夫蓝尹亹(后世蓝姓始祖)闻言眉头几乎皱成八字形,立即出声反对道:“大王,万万不可兮。此时吴国势头正盛,断不可与其正面起冲突,楚国尚需韬光养晦、积蓄实力也。”

据《国语·楚语·蓝尹亹避昭王而不载》:吴国军队攻入楚国,楚昭王出逃,在成臼渡河,看见蓝尹亹用船载着妻子儿女。昭王说:“载我过河。”蓝尹亹回答说:“自先王以来没有一个失掉国家的,到了您在位而失国出逃,这是您的罪过。”于是抛下昭王走了。

昭王回国后,蓝尹亹又来求见,昭王想把他逮捕起来,子西说:“请听听他说些什么,他来总有缘故。”昭王派人对他说:“在成臼战役时,你抛下我,现在你还敢来,是为什么?”

他回答说:“以前囊瓦只会助长过去的怨恨,以致在柏举被打败,所以您才落到了这种地步。如今您又仿效他,恐怕不行吧!我在成臼避开您,是为了儆戒您,如此总该悔改了吧?现在我敢来求见,是为了观察您的德行,我说:总该回忆战败的可怕,把以前的过失作为借鉴了吧?您如果不以您如果不以此为鉴,反而发展它,您实在是有了国家而不爱它,我又何惜一死,就是死在司法官那儿罢了!希望您考虑考虑!”

子西说:“让他官复原职,使我们不要忘记以前的失败。”昭王于是接见了他。

可见咱这蓝哥们人品极差、够无耻,其脸皮比城墙还厚,而且他这嘴巴还贼会说,能把活的说成是死的。他竟把对自家君上见死不救说得这么清新脱俗,关键是昭王还不能不捏着鼻子认怂,否则他就成了“小肚鸡肠”的昏君,有愧于楚国历代先王。

老蓝这德行与后世华夏的一种叫“砖家”、“叫兽”的奇葩特别像,谎话张口就来,且忽悠起普通百姓脸来不红心不跳,为了“主人”丢给它们的那点“肉骨头”,它们没有任何底线。

很不幸,王浩(魏晨宇)他们国际知名学府沪江大学就有那么一名姓章的第三性别人氏就属于此类生物,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这类生物还不在少数,毕竟它们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不过,老蓝虽然人品差,还他是有真才实学的,至少他对春秋末期列国局势的把握有独到的见解,眼光不可谓不老辣。

《楚语.蓝尹亹论吴将毙》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它主要表达了老蓝对吴国未来的看法。

他提到,吴国的君主阖闾曾经能够击败楚国,但现在的继任者夫差吃喝玩乐、骄奢淫逸,以至于吴国民心逐渐失去,似乎更加残暴。

蓝尹亹认为,人们应该关注于自身的德行修养,而不是过度担忧吴国的威胁。他强调,真正的君子在面对政治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应该考虑的是道义和礼仪,而不是无谓的叹息。蓝尹亹的这段言论,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治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历史的走势也确实是他所料,并且他的这番论调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坚定了楚昭王奋发向上、中兴楚国的斗志。

“蓝尹大夫,汝此言何意乎?昔年柏举大战,大王逃亡途中君置大王生死于不顾。吾王宅心仁厚,方令汝官复原职,如今吴王阖闾几次三番追杀吾妹芈畀,尔却一再主张吾楚国隐忍,其心可诛也。”子期怒目圆瞪地怒视着蓝尹亹反唇相讥道。

眼看一文一武两位大臣针锋相对,大殿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楚昭王熊轸与长兄-令尹子西均眉头紧皱、头大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