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樊昌招供 初露才艺(1 / 2)

廷尉府

在昏暗的灯光下,廷尉府的大堂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墙壁上挂着的是历代刑具,每一件都仿佛诉说着曾经的严厉与公正。此刻,凌不疑与霍昭正并肩站在堂中,他们的身影被灯光拉长,投在地上,如同一幅凝重的画卷。

“樊昌已经招认是肖世子,并没有说是雍王本人,恐怕圣上不会愿意处置雍王。”霍昭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大堂的宁静。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盯着面前的卷宗,仿佛能从中看出更深的阴谋。

凌不疑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那些杀手的身份核实了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能洞察一切谎言。

霍昭点头:“经过查证,皆出自冯翊郡,并且,肖世子已经离开都城,携未婚妻前往冯翊郡完婚了,何家人都去了。”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

凌不疑轻叹一声:“到底是没能阻止。”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能看到未来的波涛汹涌。

霍昭却不甘示弱,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想让圣上看清雍王是否有反叛之心也不难,召他回都城便是。”他的话语中带着一股决绝,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凌不疑却摇了摇头:“这样的话,雍王怕是会狗急跳墙,到时何将军一家就危险了。”他的担忧并非多余,何将军一家忠勇,让他无法坐视不管。

霍昭却似乎早有准备,她微微一笑:“何家人,我来想办法。”

凌不疑有些惊讶:“那么早,看来你早有谋划。”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也有几分疑惑。

霍昭摇了摇头:“谋划算不上,只是提前有个准备,事发之时,我们不至于被动,一般情况下,我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况且就算证据直接指向他,也没用,我从不认为圣上一道圣旨让他束手就擒,根本不可能,这场仗无可避免。”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沉稳与远见。

凌不疑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好,那我们明天一起去见圣上。”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与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

两人相视一笑,在这昏暗的灯光下,他们的影子似乎融为一体,共同面对着前方的风雨与挑战。

宫中

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龙椅之上,文帝面带愁容,目光深邃地凝视着下方的霍昭与凌不疑。他的眉头紧锁,仿佛有重重心事萦绕在心头,整个大殿弥漫着沉重而压抑的氛围。

“有没有可能,这件事是肖世子做的,雍王并不知情呢?”文帝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甘与疑惑,打破了沉默。

霍昭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圣上,经过核实,那些杀手的籍贯,包括之前的许尽忠,都属于冯翊郡,许尽忠的名字还是雍王起的,如此大批量的贩卖军械,雍王不可能不知情。”她的话语铿锵有力,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文帝的心上。

文帝沉默片刻,脸上浮现出一抹痛苦与失望:“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朕对他还不够宽厚吗?当年天下初定之时,朕本想让他留在都城与朕共享社稷,可他推说身体不济,想回到老家修养,朕便赐予封地,让他荣耀回乡,他的世子在京,做个闲职,一切俸禄随他,这难道还不够好吗?”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对过往仁爱之举的不解与质疑。

凌不疑目光冷峻,声音冷漠:“人心不足,说到底就是太贪心了。”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对于雍王的贪婪与野心有着清晰的认识。

霍昭接着说道:“雍王谋逆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她的语气坚决,没有丝毫犹豫,仿佛已经看透了雍王的真面目。

文帝却仍抱有一丝希望:“不会吧,肖世子还在都城啊。”他试图为自己内心的矛盾找到一丝慰藉。

霍昭摇头:“圣上,肖世子携未婚妻一家回老家完婚,已经离开了。”她的话语简洁明了,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文帝心中炸响。

文帝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现在回封地成婚,是哪家女娘?”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凌不疑答道:“是骁骑将军何勇之女何昭君。”他的语气平静,却透露出对这一事件的深刻关注。

文帝没有说完,凌不疑便已经明白了文帝的担忧:“何将军忠勇,应该不会和雍王父子同流合污。”他试图为文帝留下一丝希望。

霍昭接着提议:“圣上可以下旨召雍王回都城自证清白,若是他没有做,自然不怕,若是他做了……”他的话音未落,文帝便已经明白了他的意图。

文帝深吸一口气:“好,就下旨让他回都城吧。”他的声音中带着无奈与决绝,仿佛是在与命运做着最后的抗争。

霍昭与凌不疑齐声应诺:“是。”他们的身影在大殿中缓缓退去,留下文帝独自沉浸在深深的忧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