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昭从听雨手中拿过掏出一盏灯笼,递给凌不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阿兄看看,这是从许尽忠住的地方找到的。你瞧,和平常灯笼有何不同?”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凌不疑接过灯笼,仔细端详起来。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铁制的骨架,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说道:“这灯笼的骨架是铁做的。”他抬头看向霍昭,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与赞许。
霍昭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说道:“一般灯笼都用的是竹子制作的,可是这个使用铁条制作的骨架,而且和雪今天和我说起都城上元灯节的灯笼都是成双成对的。”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聪慧与机智。
凌不疑沉思片刻,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亮,他的目光变得坚定而决绝:“成双成对……看来我们要去一次上元灯节了,看看是谁拿着另一盏灯笼。”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
凌不疑微笑着看着霍昭,眼中满是敬佩之情:“西楼,这次多亏了你,还是你心细。”
凌不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宠溺的笑容。霍昭平静淡然的说道:“阿兄,我酿了酒,待会儿,一起喝点,给我品鉴一下,下次改进。”
梁邱飞急匆匆地走进来,低头禀报说道:“少主公,郡主,裕昌郡主在门外求见。”他的声音低沉而急促,额头上隐隐可见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而来的。
霍昭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量,这阿飞又要挨军仗了。她轻轻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对凌不疑说道:“阿兄,我去准备酒菜,不许说过午不食,我在这,你得听我的。过午不食可不是好习惯,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说罢,她转身快步向厨房走去,裙摆随风轻轻摇曳。
凌不疑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冷峻,但对霍昭的话语却没有丝毫反驳。他转过头,对梁邱飞说道:“自去领十军棍。”声音沉稳有力,不容置疑。
梁邱飞一脸苦相,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忙应了一声“是”,然后缓缓退下。他的背影显得有些落寞,步伐也略显沉重,显然是对即将到来的军棍之罚心存畏惧。
凌不疑看着梁邱飞离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然后转身去打发了裕昌郡主。不多时,他回到屋内,与霍昭一同用膳。
餐桌上,几道精致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霍昭亲手斟满了两杯酒,递给凌不疑一杯,然后轻声问道:“阿兄,若是让姑母嫁给崔叔父,你同意吗?”她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与犹豫,似乎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她许久。
凌不疑接过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沉吟片刻后说道:“阿母心结未解,恐怕她不会愿意。”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母亲的担忧,也有对霍昭提议的深思。“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事了?”他问道。
霍昭放下手中的筷子,神情变得认真起来:“几次来我都能看见崔叔父在这陪伴姑母,两个人已经错过了半辈子了,应该珍惜剩下的时间。”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与惋惜,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凌不疑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其中却带着一丝探究与警惕。
霍昭心中一紧,知道无法再隐瞒下去,只好如实说道:“姑母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但是具体的得等到大夫看过以后才知道。我怕我医术不精,诊错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责与担忧,低下头去,不敢直视凌不疑的眼睛。
凌不疑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在消化霍昭的话。他的目光变得深沉而坚定:“有治疗的办法吗?”他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
霍昭抬起头来,看着凌不疑,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精神上的疾病,最重要的是患者的心情。或许离开这里,走了出去,姑母能好一些。可如今你我都没办法陪着她,我看崔叔父就不错。哪怕不愿意离开都城,姑母和崔叔父两个人能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也是好的,姑母就不用困在名为“凌益”的这个漩涡里了。”
凌不疑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你找一下你说的那个大夫吧,我改天找机会问问崔侯。”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