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走教训孩子去!(1 / 2)

伴随着宫明那铿锵有力的一声令下,犹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般,干船坞内顿时响起了阵阵机器运转和水流涌动的声音。只见干船坞缓缓地打开注水阀门,清澈的海水如奔腾的洪流般涌入其中。与此同时,各个岗位上的科研人员也都全神贯注、紧张有序地忙碌起来。他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仪表盘,密切关注各项数据的变化;有的则熟练地操作着复杂的控制系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精准无误地执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船坞注水终于顺利完成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船台上那个巨大而神秘的身影——蛟龙号身上。此时,船台操作员稳稳地握住操纵杆,小心翼翼地操控着蛟龙号,让它慢慢地从船坞中驶出,逐渐靠近研究工厂外那波涛汹涌的海面。

就在蛟龙号刚刚接触到海水的瞬间,整个船体微微一震,但随即就稳定下来。紧接着,宫明再次发出命令:“全体注意,加速前进!”这道指令仿佛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瞬间点燃了大家心中的激情与斗志。只见蛟龙号的引擎轰鸣作响,喷射口发出光芒,推动着庞大的身躯在海面上疾驰而去。原本缓慢前行的船速,如同脱缰野马一般,迅速从一节飙升至 30 节。眨眼间,蛟龙号便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远方,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白色水痕。

经过长达半小时惊心动魄的高速航行,蛟龙号终于抵达了事先预定好的测试海域。这里风平浪静,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然而,船上的人们却没有丝毫放松,因为接下来即将展开的是空天形态测试,这可是本次任务中的关键一环。就在宫明一声令下“测试开始”之后,只听见一阵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骤然响起,那是蛟龙号的推进发动机开始全功率运转所发出的声音。仅仅几秒钟过后,这个庞然大物——重达 10 万余吨的蛟龙号便开始缓缓地移动起来,它一点点地离开了平静的海平面。

在上升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舰船两侧原本紧贴船身的飞行稳定翼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慢慢地从侧面伸展开来。这些稳定翼如同两只巨大的翅膀,为蛟龙号提供了额外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还没到一分钟的时间,令人惊叹的一幕发生了。整个蛟龙号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稳稳地托住了它,就这样轻盈地漂浮在了海平面上方。此时的蛟龙号宛如一座悬浮在空中的钢铁堡垒,散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

当这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操作顺利完成时,控制室内负责监控各项数据的操作人员立即向宫明以及其他在场人员报告:“报告,蛟龙号已成功离开海平面,目前距离海平面的高度为 40 米。”听到这个消息,宫明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始终紧盯着眼前的控制台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

紧接着,宫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第二个指示:“开始第二项测试!”他的声音简洁而果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收到指令后的科研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着每一项操作。只见蛟龙号的发动机迸发出耀眼的蓝色光芒,强大的动力源源不断地输出,推动着这艘巨舰在海平面上疾驰而去。与此同时,发动机喷射出的高速气流与身后的海面和空气剧烈碰撞,形成了一道道壮观的水波和紊乱的气流。

随着操作员不断加大油门,蛟龙号的速度越来越快。它犹如一条出海的巨龙,咆哮着冲向远方。此时,蛟龙号以惊人的速度——每小时 500 公里,犹如一道闪电般在广阔的测试区内疾驰而过。它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环形测试飞行,对其中的各项设计指标和关键参数展开全面检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整 20 分钟里,蛟龙号不断变换着各种姿态和飞行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急速俯冲,仿佛一只灵动的巨龙在空中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身姿与力量。

与此同时,位于控制室中的各位大佬们,眼睛紧盯着大屏幕上蛟龙号的一举一动,心情随着它的每次精彩表现而愈发激荡。当看到所有数据都完美符合最初的设计建造指标要求时,他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与兴奋。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顾司令,只见他满脸通红,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我说老朱啊,你瞧瞧这蛟龙号!要是咱们每个军区都能配备 2-3 艘这样的利器,那还有哪个敌人能够威胁到我们?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啊!”

听到这话,朱司令同样情绪激昂地点头回应道:“没错!等这次测试一结束,咱们可得赶紧找小张谈谈,让他去做做他老师和师弟的思想工作。先把生产的事情提上日程,那些科学研究啥的,可以往后稍稍嘛!”

听着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陈旭安不禁皱起眉头,满脸怒容地没好气说道:“你们这些有勇无谋的莽夫,简直就是对蛟龙号的价值一无所知!”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全都发泄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站在陈旭安身旁的邓乘文见状,也是一脸严肃地附和道:“没错,你们先别着急下结论。等我们把蛟龙号内部的先进技术彻底研究透彻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眼神坚定地看着众人。

然而,听到这两人如此这般的说辞,那位性格火爆的顾司令顿时按捺不住了,只见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邓老头,我说句不好听的,可别怪我不给你面子。要是交给你来研究,我看就算再过 10 年,恐怕也研究不出什么名堂来!依我看呐,倒不如直接让我们在实战中自行摸索,说不定还能更快掌握其中的关键呢!”

就在局面愈发剑拔弩张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于萍终于站了出来。她微笑着劝解道:“好了好了,大家都消消气嘛。咱们相识都快 30 年了,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呢?况且今天可是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日子,咱们作为长辈,就不要在这里争得面红耳赤啦。”

在于萍的调解下,现场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不过此时,站在一众大佬身后的赵晨阳等人却是吓得瑟瑟发抖。他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敢小心翼翼地缩在角落里,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与这边紧张压抑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前后的宫明几人却丝毫没有受到这场争吵的影响。他们全神贯注地紧盯着主控室内各个屏幕上的数据变化,神情紧张而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能够实时了解到蛟龙号当下所处的状况。宫明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那堪称完美的数据反馈,心中满是喜悦和期待。就在他信心满满地准备开口宣布开始第三项测试时,突然间,一阵尖锐而急促的声音从无线电中传来。

这突如其来的求救信号让整个房间都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到了那个小小的无线电设备上。只听见无线电频道里传出一个焦急万分的声音,那人正在声嘶力竭地向外播报着:“这里是海破号,这里是海破号!我们遭到了菲国海警的围堵,情况十分危急!请求附近的友方给予支援!请求帮助!我们目前所在的坐标是......此刻,我们正在朝着......方向全速行驶,但敌人穷追不舍,请速速赶来救援!”

随着这个求救信息不断重复播放,宫明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在这片茫茫大海之上,每一次求救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原本嘈杂喧闹的主控室内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一般,变得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从无线电频道里传来那突如其来的求救声。

短暂的寂静过后,只见宫明与张建国以及其他几位组长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紧接着,宫明毫不犹豫地抓起无线电,沉稳而坚定地回应道:“这里是蛟龙号,这里是蛟龙号,我们已经收到你方求助,我们现在就前去救援。”他的话语简洁明了,却透露出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