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炎麾下几位谋臣也不想强攻城池,徐庶便想着深入城中,前往招揽。
“此去危险,元直当真想好了?”
得知徐庶的想法,秦炎也不禁感到震惊。
“主公对我信任重用,又对我母多番照顾,庶在主公麾下,一直苦于没有报答的机会,所以才要去招揽文聘。”
“我曾追随刘备,文聘也曾在刘表麾下,与他还有些交情,便是不能招揽,也不至于丧命。”
徐庶一脸坚决,拒绝让赵云与他同行,趁夜只孤身一人,来到泥阳城下。
“还请告知文聘将军,就说故人求见。”
文聘正在城中夜读兵书,得知城外有故人求见,心中也在思索究竟是何人。
“我辗转到雍凉,故人并不多,主公军中,荆州旧部多在他处,如今怕是只有秦炎麾下徐庶了。”
对于徐庶,文聘与他交集其实不多,只不过是偶尔有过交谈,如今猜测到来人是谁,他心中就有了推测。
无非是要来招降于他。
虽然文聘无意投效秦炎,但也想听一听徐庶的说辞。
“果然是元直先生,真被我猜中了。”
徐庶摘下斗篷的瞬间,文聘就开口说道,心中有些得意。
“仲业将军,别来无恙,深夜叨扰,还望恕罪。”
徐庶并不意外,见到文聘,依旧是风轻云淡的表情。
“若是我猜测不错,元直此来,是想替秦炎招降我,可惜阁下看错了我。”
“将军此言差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操如今日渐势微,早晚都要被我主击败,此前将军在刘表麾下,受制于蔡瑁,刘琮,随他们投降了曹操。”
“只恨不能保全荆州,但也是曹操,重用于我,对我信任有加。”
文聘听到徐庶的话,不为所动,心中对曹操还有感激。
徐庶闻言微微一笑,有些不屑。
“曹操对将军加以重用,乃是手中握有刘琮,此前曹操曾挟天子令诸侯,未尝不能以刘琮令荆州诸将。”
“将军细想,若是我主不曾征讨曹操,刘琮能否安然度过余生?”
“便是今时今日,曹操都不曾将刘琮安置在长安,反而让他在武威,究竟是为了什么?”
“以刘琮的能力,断然无法掀起风浪,曹操此举,实则是防备着荆州众将!”
“似将军这般忠义之人,最是容易被曹操掌控。”
徐庶接连抛出几个问题,让文聘不语,陷入沉思,像是在认真思考他提出的问题。
见到文聘沉思,徐庶继续说道:
“我也曾追随过刘备,如今在秦王麾下,一样受到重用,也明白将军誓死报效的心,但将军乃是一员良将,我主也不忍将军最后落得凄凉的下场。”
“今日无法劝说仲业,只希望将军能够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