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草船借箭,一半铁箭,一半火箭(1 / 2)

这一日,周瑜找到诸葛亮,与他商议军事。

“两军水战,当以弓箭为先,但军中正缺箭矢,不知孔明是否愿意督造箭矢十万支?”

诸葛亮不假思索,就将这件差事答应下来。

“都督委任,自当效劳。不过十万支箭,都督打算何时用到?”

见诸葛亮答应下来,周瑜心中有些欣喜,“十日之后,孔明可否办到?”

“十日太久,秦军随时都有可能渡江,自然越快越好,不如就以三日为期限。”

诸葛亮主动缩短期限,给了周瑜借机处置的理由,立刻乘势追进:

“军中无戏言,孔明切不可玩笑。”

“不敢戏弄都督,在下愿意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能如期完成,甘愿受罚。”

诸葛亮成竹在胸,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承诺三日时间完成十万支箭矢的打造。

“既然诸葛亮自寻死路,就不能怪我了。”

周瑜手拿军令状,见到上面诸葛亮已经签字画押,心中更加欣喜。

“十万支箭矢不是小数,三日之内如何能够完成?”

诸葛瑾此前劝说诸葛亮投靠江东不成,便一直留在周瑜水寨,得知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心中不免有些替他担忧。

“若是寻常方法,必然难以完成,我自有计策,还需兄长保密。”

诸葛亮也知道周瑜对他怀有杀心,想要借机除掉他,一旦周瑜吩咐匠人故意拖延时间,那他必然要被军法处置,因此几日时间,都已经没有太大关系。

“兄长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都用青布作为帷幔,再在每艘船上放置千余个草人,分别安置在船只两侧。”

诸葛瑾在江东作为重臣,手中也有些权势,这些事情对他而言轻而易举。

“此事兄长切莫告知他人,否则被公瑾知道,我这计策必然失败。”

诸葛亮再次叮嘱诸葛瑾,千万要替他保密。

刘备水寨中,也得知诸葛亮接下军令状,三日时间制造十万支箭。

“孔明还是有些意气用事,若是周瑜让军中匠人从中作梗,必然不能完成,到时受到责罚,便是让我失去臂膀。”

为了帮助诸葛亮如期完成,刘备命令麾下将士日夜不休,加紧制造箭矢,以求能够帮助到他。

诸葛瑾系于亲情,私下调拨出快船二十艘,并且按照诸葛亮的要求,一一布置下去。

一连等了两日,都不见诸葛亮有任何动作,让他也有些焦急。

等到第三日,才有士兵告知诸葛瑾,诸葛亮在夜色中出了水寨,往对岸秦军水寨去了。

“江面大雾弥漫,本就难以分辨,又是黑夜,如此贸然前往秦军水寨,万一在江上迷途,孔明危矣。”

诸葛瑾连连叹息,对诸葛亮的做法他并不清楚,但心中却是关切他的安危。

“江中大雾,秦军摸不清我这里虚实,必然不敢出水寨迎战,只能射出箭矢袭扰。”

诸葛亮看着秦炎军中水寨的隐约轮廓,心中充满自信。

“将船只调整方向,船身与秦军水寨绵延方向一致,并列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