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珵蹻心中一震。
沈七在锦衣卫中的名声仅次于朱时泰和陆绎,尽管关于他的背景和执行任务的细节鲜为人知,但他的名字依然是无数人口中的传说。
在锦衣卫,沈七的操守与品德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多年来,他从未有过任何德行上的瑕疵,也从未有过任何失误。
朱珵蹻曾与沈七有过数面之缘,他那冷毅的面庞下,隐藏着果敢与冷静,第一眼便给人留下了极为可靠的印象。
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位看似无懈可击的人物,竟然在锦衣卫中潜伏多年,只为了一桩复仇的心愿——为沈炼洗雪前耻。
曾经,确实有过一些流言蜚语,声称沈七与沈炼之间存在着某种血缘联系,或是远亲,或是族侄。
然而,在锦衣卫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中,姓沈的人何其之多,这样的传言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直到此刻,当真相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过往的迷雾,朱珵蹻不禁将目光转向了正闭目沉思的皇帝。
皇帝,这位手眼通天的至高存在,其耳目遍布天下,真的对沈七的身世一无所知吗?
朱珵蹻目光深沉,轻声道:“好汉报仇,十年不晚。此话沈七倒是身体力行了。”他斜睨着御座上的皇帝,继续道:“只是,他们几个的手段,未免过于狠辣了些。”
“严世蕃的几个儿子,明明已受流放之苦,却仍难逃追杀之厄。”
“杨顺的几位女儿,竟也惨遭毒手,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
“还有那诬陷沈炼为白莲教徒的御史李凤毛,其族人更是遭遇灭顶之灾,一场大火,全族尽灭。”
朱珵蹻一边述说,一边留意着皇帝的神色。
皇帝仍闭着眼,却加重了语气:“严党当年对沈炼的迫害何其凶残,今日的报应,不正是天意吗?”
“可是,先帝已对他们施以惩罚,您登基后,不也昭雪了沈炼冤冤屈吗?”
“他的长子不是已从边疆归来,重获安宁?”
“可你要知道,沈炼原本有三个儿子。”朱载坖眉头紧锁,“朕明白你的言下之意,无非是‘祸不及子孙’的道理。但你可曾想过,严党加害沈炼时,可曾手软?”
沈炼的三个儿子中,老大与老三被流放他乡,老二在沈炼离世不久后,也神秘暴亡。
边疆的风沙最终也夺去了老三的生命。
唯有老大沈襄,历经千难万险,侥幸生还。
“明明是严党自己打破了‘祸不及家人’的江湖规矩,那么今日,他们就不应抱怨子孙惨遭毒手。”
“陛下,这是否意味着您对沈七的行动表示支持?”
“朕只是觉得,这实在是大快人心。”
“颇有刘裕灭族司马家的快感。”
朱珵蹻一时语塞,这位陛下,他时而展现出明君的风范,时而又流露出江湖糙汉的气质,令人难以捉摸。
“憋闷极了,透透气!”朱载坖打开车窗,凝视着窗外的景色,思绪回到了那决定性的时刻。
那一日,陆绎带着沈七来到了乾清宫。
朱载坖对白蛟部队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不仅希望这支部队能够追捕叛逃的锦衣卫,更期望它能在必要时承担战争任务。
因此,他经常对陆绎提出各种要求。
在那一天,他想见到白蛟的领队,与之深入交流,以了解领队的为人,这对他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白蛟至关重要。
在与沈七的交谈中,朱载坖对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男人在各个方面都堪称完美。
临别之际,沈七突然提出忘记提交一份奏折,请求亲自放置于御案上,再行离开。
那一日,朱载坖处理了大量奏折,直至深夜才得以休息。在整理奏折时,他不经意间发现了沈七那份看似平庸的条陈,其中只是一些关于国内锦衣卫存在问题的见解。
朱载坖觉得内容乏善可陈,随手将其丢在桌面上。
然而,正是这一扔,却意外地掀开了条陈下的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仅书二字——沈炼。
朱载坖心头一紧,迅速将沈七秘密召入宫中。
“你真的是沈炼的族人?”
“臣不是。”
“臣是他的学生。”
“你想干什么?”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