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怎讲?”王朗奇怪的看着虞翻,他知道虞翻平时很少评价人物,因为他自己就眼高于顶,对天下人物也轻视的厉害,除非自己心服口服之人,否则都是懒的说一句的。
“使君,我有几个疑问,想问问使君,希望使君如实答我。”虞翻拍了拍自己的宽袖,正冠问道。
“你说。”
王朗看他问的郑重,也正色回答。
“袁术溃逃淮南后,以吴景为将乘势拿下江东之丹阳郡,吴景在丹阳一年有余,无论是治政民生,还是丹阳境内的山越为乱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王朗想都没想,便脱口答道:“不曾解决。”
虞翻点点头,继续道:“按道理吴景经营丹阳时日长,兵马多,可旦夕之间便兵败被逐,使君以为是吴景才能不堪多些,还是刘繇过于厉害多些。”
吴景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之前孙坚尚在人世时,吴景和孙贲都是孙坚帐下大将,立功无数,孙坚死后,孙坚旧部也都归于两人统领,是袁术开拓淮南的马前卒,怎么说都算不得才能不足之辈。
那很显然,便不是吴景孙贲太弱,而是刘繇太强。
对手太强,是一件极为绝望的事。
“刘繇太强。”王朗咬着牙说了一句。
士人之间难免会生出比较之感,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无论是对普通人还是对这些于天下中有盛名的名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繇有一子刘谨,短短数月,先破山越、江匪于丹徒,又败孙贲于秣陵,再败吴景等于丹阳、石城,转战数十县,无一败绩,使君认为我会稽郡诸将中可有抵挡此人之将?”
王朗再一次沉默起来,会稽郡人才也算济济,但要说能比得上如此战绩的,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
“没有!”王朗虽然不想承认,但终究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虞翻所言,竟然没有一丝反驳的机会。
“使君,既然如此,我们名义上受刺史府辖制,军力上又比不得刘繇强大,我们有什么理由或者依仗违背刺史府令。属下之意,还是尽快前往吴县方为上策。”
虞翻其实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是本地豪族,所有的家族产业利益皆在会稽郡,若是王朗一意孤行,以会稽郡一郡之力,力扛刘繇大军,损害的则是以虞翻等为代表的地方豪族势力。
王朗面露难色,他好不容易才从徐州南下,有了一块栖身之地,之前刘繇初掌吴郡和丹阳,他上书表示愿意听从刘繇的命令,一方面是念及刘繇与陶谦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繇并无吞并会稽郡的野心。
可如今,一切尘埃落定,刘繇掌控江东两郡已经成了定局,会稽郡孤悬于江东之南,要说刘繇对会稽郡没有想法,打死王朗他都不信。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可是,怕就怕刘繇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王朗叹息一声。
虞翻看出王朗其实心中已经有所松动,对着王朗说道:“使君,刘繇乃汉室宗亲,他到江东也有些时日了,可曾听闻此人有欺压士人,暴掠百姓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