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眼几乎要翻上了天,端来的饭菜也一天比一天差,从最初的粗茶淡饭,到后来的难以下咽,有些已明显能闻到刺鼻的馊味,让人难以入口。
他强忍着心中的愤懑与无奈,低声下气地请求下人,看在妹妹病弱得连起身都困难的份上,能否给一碗温热点的白粥?
那个负责看管他们的婆子,却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满是鄙夷与不屑。
她斜睨了他一眼,用尖酸刻薄的声音对他说:“你一个气死自己父亲,气疯当家主母的外室子,能在这唐家有一口饭吃,就不错了,还敢在这里挑三捡四,要求这要求那的,你哪来的脸面?”
唐鹤:“……”
天地良心,父亲去世之时,他们兄妹被带到唐家最偏僻的院子,与主屋相隔甚远,那日进唐家后,父亲说与唐夫人商议认亲和他们娘亲葬礼之事,此后就再未见面。
第二日凌晨传来父亲死讯。
试问,他们又非神仙,如何能隔空气死父亲、气疯唐夫人?
他若真有这等能耐,早就带着妹妹远走高飞,何必留在这狼窝之中,受这等冤屈与窝囊气!
想当初,若不是父亲执念甚深,一心想要将他们娘亲的灵位葬入唐家祖坟,好让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他们兄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跟着父亲回到这个充满冷漠与算计的虎狼窝里来的。
但妹妹的病,已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再拖下去,只怕会有生命危险。
无奈之下,他只得硬着头皮,找到了唐大公子——他那同父异母、对他冷眼相待的兄长,忍辱负重地与他谈了一笔交易。
唐大公子是个标准的生意人,向来精于算计,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在听闻他的提议后,见识了他的手艺,唐大公子很快在心中算了一笔账,答应了他的条件。
此后,唐大公子不仅派人照顾他妹妹,安排了舒适的住处,还特意请来了城里最有名望的郎中,给妹妹细心治病。
而他,则作为交换,将一身烤鸭的绝技贡献出来,为唐大公子的知味楼,增添了一道最具特色的招牌菜。
就这样,随着他独家秘制的烤鸭在知味楼大放异彩,那酥脆的皮、鲜嫩的肉,搭配上独特的香料与他精纯娴熟的片鸭技术,引得无数食客慕名而来,知味楼的名声越来越响亮,生意也日益红火,几乎每日都是座无虚席。
而他,在繁忙的烤鸭制作中,也不忘初心,一边精心炙烤着每一只烤鸭,确保每一口鸭肉都能让顾客回味无穷;一边暗自留意着楼里的各种消息,耳朵时刻竖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可能有关于医术高明郎中的线索,期盼着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彻底根治妹妹的病。
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两年多来的坚持与努力,终于迎来了转机。
昨天,一位自京城来的客商,在知味楼用餐之际,不经意间泄露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京城左都御史林府,近期研制出了一种举世罕见的神奇药剂。
据说,此药能包治世间百病,一旦服用,药到病除,甚至有着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奇功效。
还说那药被林御史敬献给了圣上,圣上服用后龙颜大悦,高兴之下,慷慨地给林御史的掌上明珠,赐了个县君爵位,以示嘉奖。
那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信誓旦旦,好似他亲眼见证了那一幕。
唐鹤一听,内心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激动,再也坐不住了。
这,或许是救治妹妹的唯一机会。
这两日,妹妹的身子骨每况愈下,已到了强弩之末,气息微弱得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唐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的生命之火逐渐黯淡。
前日大夫看诊时,沉痛地对他说:“若无奇遇,令妹恐怕再拖不过七日。”
这一断言,如同晴天霹雳,让唐鹤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鹤这些日子,本就对妹妹的病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日不能安。
这会儿突然有了这么个转机,仿佛黑暗中闪现的一丝曙光,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暗自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抓住这个机会,为妹妹争取到那一线生机。
唐鹤专程前往唐大公子的住处,两人关起门来,压低声音嘀咕了半天。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与协商,唐鹤终于达成了目的。
最后,他不仅成功从唐家带走了病重的妹妹,还意外地获得了一匹健壮的快马作为附赠,以便他能更快地赶路,为求药争取更多的时间。
本来,唐鹤是想用马车来载妹妹的,这样或许能让她舒服些。
可是,大夫却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劝道:“你妹妹如今这身子骨,骑马与坐马车,所受的颠簸和罪其实是差不多的。马车虽稳,但速度却慢,万一在路上耽误了时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还不如骑马,虽然辛苦些,但好歹还能快点儿,到京城后,时间也充裕一点,好为令妹寻求那神药。”
唐鹤听后,觉得大夫说得在理。
他又不认识左都御史,到了京城还得找门路,这一来二去的,不得花时间吗?
时间对于妹妹来说,可是比什么都宝贵。
唐鹤已被妹妹日益恶化的身体状况逼得走投无路,心急如焚之下,完全失去了平常的判断。
一听大夫所言有理,他再也顾不得许多,当即决定直接骑马带妹妹去求药。
也顾不得妹妹能不能禁得住这快马一路上的颠簸与风霜。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在最不经意间给予人惊喜。
这不,还未曾踏入京城的大门,唐鹤就遇到了声称或许有办法救他妹妹的人!
唐鹤闻言,心中猛地一颤,勒停马缰,将信将疑地调转了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