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准备种菜了(2 / 2)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张好古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项安排:首先,将那些年老体弱的长者、妇女和儿童先行送往军户营暂居。毕竟此时已迈入冬季,天气渐寒,大规模建造房屋已然不太现实,因此只能暂且搭建帐篷以供他们栖身。对于那些年轻力壮且期望留在京城谋求生计之人,则提供了两个选择——要么前往机械厂应聘就业,要么加入邮政司成为一名送货员。

那些不愿意与家人分离的人们,如果有意愿的话,可以选择前往军户营。因为那里的工地上同样急需人手呢!目前,土方作业仍在继续进行当中,趁着这个冬季,得赶紧把地基挖掘完成才行。不仅如此,就连窑口那边也需要进行挖土工作哟!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地方的土壤属于黏性土。而张好古呢,则打算在此处新建四座砖窑以及两座瓦窑哦!其中,砖窑专门用来生产砖头,瓦窑则负责烧制瓦片、缸罐之类的物品。等到春天来临的时候,将会大规模地使用到这些砖瓦材料呢!

除此之外呀,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尽管现阶段他仅能够种植四个暖房里的蔬菜,但倘若黄祥和袁飞成功在周口店购置下土地,那对于人力的需求可就更大啦!不过这事儿倒也不用太过着急,后续陆陆续续到来的人群之中,还是能够招募到一些合适人员的哟!

天亮时,夏红莲听说登莱的流民来了,也过来了 ,别说,还真的有认识的。这些人听夏红莲说现在过得很好,一传十,十传百的,很快这批流民都知道了,也是重新鼓起了生活的愿望,有三十多户,希望跟着张好古种地,夏红莲问了问张好古,张好古也顺便答应了,并让夏红莲带人直接去自己的京郊园子。

把所有事情安排明白后,张好古这才闲了下来。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自己庄园到了庄园后,看见那三十几户都在暖房里待着。忙说道,你们可以住在院子里房子里面,五进院子,大家也能住开。可是那些人我都不肯住进去,张好古也无奈,只好由着他们,现在住还可以,但是种上菜了就不好住了,到时候又闷又湿,先不管了,等会让人去买些木板来,不行先给他们建木头房子。

听闻张好古打算种菜,周围众人纷纷表示他们对此都颇为熟悉,毕竟大家皆是土生土长的庄户人家,对于农事可谓轻车熟路。

接着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起各项事务来。只见他对夏红莲嘱咐道:“红莲啊,你速速派人去购置些粮食以及日常所用的锅碗瓢盆回来。”夏红莲领命而去,不敢有丝毫怠慢。

安排好后,张好古就去了老师那里,张好古则带着吴大宝,成均二人前往他的老师处。抵达后,徐光启一见他到来,赶忙询问起此次移民的相关情况。张好古不慌不忙,将一应事宜详细地向徐光启汇报起来。徐光启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认可。待张好古说完之后,徐光启见诸事安排得甚是妥当,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不禁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方才开口问道:“不知你来此找我所为何事呀?”张好古连忙答道:“老师,学生此番前来是想要一些蔬菜种子,数量不少呢,大概需要能种满十多亩地的量,而且希望能够尽快拿到手。”

徐光启听后,不由地皱起了眉头,面露疑惑之色说道:“眼下已然入冬,此时要种子作甚?”张好古一听这话,猛然意识到自己刚才未曾解释清楚来意,于是赶忙补充道:“老师莫急,学生之所以此刻索要种子,乃是因为打算搭建暖房,于冬季种植蔬菜。如此一来,待到其他地方无菜可卖之时,咱们这儿的菜便能卖出高价啦!”徐光启闻听此言,原本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饶有兴致地说道:“哦?竟有此事!那为师改日定当抽空前去一探究竟。”

接着他满脸关切地再次发问道:“致远啊,你究竟需要哪些种类的种子呢?不妨一样样说清楚,我会吩咐下人将它们整理成清单,然后派人到各处找寻,再给你送到园子里去。”

听到这话,张好古连忙回答道:“师傅,只要是蔬菜类的种子,不管是什么品种,每种都给我弄一些过来吧。”

话音刚落,徐光启便毫不犹豫地下令让人前往菜园营去筹备这些种子。与此同时,张好古也唤来了自己的随从成均,并交给他一锭银子,让他与前去菜园营的人一同前往。虽说有师傅帮忙弄到了所需的种子,但该付的银子还是不能少的。

师徒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期间徐光启不经意间发现张好古时不时地打着瞌睡,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他心里明白,这孩子肯定是因为忙碌而整夜未眠。于是,心疼不已的徐光启赶忙说道:“致远啊,瞧你困得这般模样,想必是昨夜一宿都未曾合眼。快快回家去好好补上一觉吧!”

张好古此刻已经困倦到了极点,眼皮好似有千斤重一般,直往下耷拉。他勉强支撑着向老师辞别后。一进家门,连衣服都来不及脱,一头栽倒在床上,瞬间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将他从沉睡中唤醒。他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只觉得脑袋还有些沉重。缓了一会儿神儿,他才听清楚原来是宋应星和方以智回来了。

此时,厨房里飘来了阵阵诱人的香气。原来,吴大宝的妈妈和夏家老两口早就忙碌起来,精心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张好古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起身简单洗漱一番后,来到饭桌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