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娘还说儿子只想姐姐,您不也是只惦记阿姐,儿子又不喜甜食,阿娘您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知凝拍了下 自己的额头:
“ 倒是阿娘忘了,妙珠啊,你去叫小厨房做一道牡丹鱼翅羹吧 ”
妙珠好笑的看着自家夫人:
“是,奴婢知道啦 ”
————————————————————
此时百花院(周姨娘院子)内:
贴身婢女杨桃、正给南淮青添茶。
周姨娘正摸着儿子的脸,脸上挂着两行清泪。
“ 我的儿,你瘦了许多,可是在学堂吃的不好?”
南淮青安抚一笑:
“ 姨娘,儿子没事,现在正长个儿的时候,您瞧儿子是不是比上次回来高了许多 ”
说着还站起身转了个圈。
周姨娘破涕为笑、随后开口道:
“ 好好好,姨娘的淮青长大了,课业可跟得上?几个兄弟可给你委屈受?”
南淮青腼腆一笑:
“ 前天夫子还夸儿子的文章好呢,儿子在学堂不与他们深交,下了学就在自己院子温书 ”
“ 闲暇时与几位同窗品茶作诗,日子好着呢,姨娘别担心 ”
---
周姨娘拉过儿子的袖子,细看之下竟是短了一截,还没擦干的泪珠又决堤溃坝。
哭着开口道;
“ 这身衣服 ···· 还是三个月前做的 ····· 你就知道糊弄姨娘!”
绛铭像是终于忍不住了,愤然开口:
“ 姨娘,还不是五少爷(南淮安)欺人太甚,仗着咱们少爷性子好,成日欺负少爷 ”
“ 您派人送去的银钱都叫五少爷拿去了,还不许少爷跟世子说 ”
“ 少爷缺衣少食日子艰难,便是宣纸都是用水冲了墨迹晾干再用的,少爷他······ ”
南淮青拍桌:
“ 绛铭!还不闭嘴!”
室内噤若寒蝉,只能听见周姨娘的哭声。
————————
南淮青确实是几个少爷里日子最难的。
他在书院住在南淮知(三少爷)隔壁,南淮知虽不通文墨,却是学武的一把好手;
因着武学造诣颇高,很得南万里器重。
南淮知毕竟身为兄长,平日里对待弟弟、还是比较宽容大度的,鲜少会故意去刁难或为难于他。
---
可南淮安就不一样了!这小家伙年龄尚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
仗着他生母是府上的侧夫人,深得爹爹的宠爱与重视;
自然便养成了一副骄纵任性、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
----
每每得了闲就会欺负他这个哥哥,凳子上涂墨水,茶叶里放虫子;
数九寒天打湿他的被褥,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南淮安花销甚大,每月里银钱不够了,就会来搜刮他的。
---
周姨娘母家早年间被上司牵连,家眷发配边疆充军,自此杳无音讯;
母家了无依仗,她又是个淡泊性子,有了儿子和两个女儿也不喜争宠;
南万里哪日心血来潮了就宠幸她几日,大多时候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
江知凝对她们这些姨娘倒是宽厚,衣食从不短缺;
但少爷们、都是自开蒙后,就养在江家名下的学堂里;
衣食住行都在学堂,少爷们要读书识字考取功名,平日里回府时候也少。
是以南淮安打量着他好欺负,又不能出去告状,便更加为所欲为。
—————————
南淮青强笑着安慰:
“ 姨娘~~都是些小事,何苦劳姨娘费心,儿子不在意这些 ”
“ 只盼着能考取功名开府另住,到时候求夫人恩典接姨娘出府养老 ”
“ 等蓉儿和乔儿长大,我这做兄长的能为她们撑腰就是了 ”
---
周姨娘眼泪似断了线的珍珠:
“ 是姨娘不好,这些年只过自己的日子,没想着替你争一争 ”
“ 累得我的儿受人磋磨,我儿放心,姨娘会讨你父亲欢心,让你和妹妹们过上好日子 ”
她心里说不出的后悔,进府前有一位青梅竹马的书生,二人本要定亲了;
可那书生考取了功名后,娶了高门闺女为妻,平步青云;
她心灰意冷之下,听从了家里安排进了侯府为妾,心里想着负心郎,自是不会看上南万里。
---
南淮青笑笑:
“ 姨娘莫要强求,儿子会努力读书,为姨娘撑起一片天的 ”
周姨娘看着儿子这般懂事,心中五味杂陈,暗暗发誓定要为他争得一番公道。
————————————
赵姨娘的良枫院——
南淮玉(二少爷)正坐在桌前喝茶,贴身小厮春生站在一旁候着。
赵姨娘见着儿子南淮玉,也算真心实意的笑出来:
“ 儿啊,近来如何?”
南淮玉温润浅笑:
“ 儿子一切都好,姨娘不必忧心 ”
赵姨娘满意的点点头,随后从碧环手里接过锦盒,放在桃杨木雕花牡丹八仙桌上,示意儿子打开。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淮玉疑惑:
“ 姨娘这是?”
却还是听话照做打开锦盒,只见里面躺着一方——上好的牡丹瑶华赤金黄翡翠方砚;
砚台通身玉质温润,牡丹栩栩如生;
单这一枚砚台便是万金难求,遑论旁边配着上好的宣墨墨条。
------
赵姨娘浅笑:
“ 这是前些日子我派你舅舅寻的砚台,长乐乡君书法得大长公主亲授 ”
“ 一手簪花小锴写得极好,想必你送出这方砚台,乡君也能有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