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沁怡道:“皇上放心,臣妾自有分寸。且这幽冥余孽之事,关乎大唐安宁,臣妾岂能坐视不理?”
唐太宗见她心意已决,只得点头答应。他命人准备车马,又派一队精兵护送余沁怡前往名山大川。
余沁怡辞别唐太宗,带着精兵踏上征程。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一座名山大川之前。那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余沁怡望着这巍峨的大山,心中暗道:“这山中定有天地灵气所在。”
想罢,她带着精兵上山寻找。他们穿过密林,越过峭壁,终于来到一处山洞前。那山洞幽深黑暗,寒气逼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余沁怡对精兵们道:“你等在此守候,我独自进去寻找天地灵气。”
精兵们闻言,大惊失色,道:“余姑娘,这山洞中凶险万分,你一人进去岂不危险?”
余沁怡道:“无妨,我自有分寸。”
言罢,她点燃火把,独自走进山洞。那山洞曲折蜿蜒,如迷宫一般。余沁怡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惊动什么怪物。
她走了许久,终于来到一处宽敞的大厅。那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余沁怡望着这些符号,心中暗自思量:“这些符号定与天地灵气有关。”
想罢,她走近石碑,仔细观看。只见那些符号忽明忽暗,仿佛有生命一般。她心中一惊,急忙后退数步。
就在这时,只见那石碑忽然光芒大盛,一股强大的灵气从中涌出。余沁怡只觉浑身一震,仿佛被什么力量牵引着一般。她急忙运功抵挡,然那灵气却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将她团团围住。
余沁怡只觉浑身难受,仿佛要被这灵气撑爆一般。她心中大惊,急呼:“救命!”
就在这时,只见一道金光从洞口射入,将她团团护住。那金光如利剑破空,瞬间将灵气斩断。余沁怡只觉浑身一轻,那灵气已然消散无踪。
她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金袍的道士站在洞口,手中拿着一把金光闪闪的法剑。那道士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浑身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余沁怡心中一惊,忙上前施礼道:“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道士微微一笑,道:“贫道乃终南山道士玄真子,闻说此处有天地灵气出现,特来查看。不想却遇到姑娘受困于此。”
余沁怡道:“原来如此。不知道长可知道这天地灵气如何封闭幽冥界之门?”
玄真子闻言,沉吟片刻,道:“这天地灵气虽能封闭幽冥界之门,但需以真心诚意念动咒语,方能发挥效用。且这咒语极为复杂,非一般人所能掌握。”
余沁怡道:“道长放心,我愿诚心学习这咒语,以封闭幽冥界之门。”
玄真子见她心意已决,便点头答应。他教余沁怡念动咒语,又传授她一些修炼之法。余沁怡日夜苦练,终于掌握了这咒语。
且说她带着玄真子回到宫中,将所学之咒语告知唐太宗。唐太宗大喜过望,命人准备法坛,欲请玄真子施展法术,封闭幽冥界之门。
然而,就在这时,宫中却发生了一件诡异之事。那些原本欢声笑语的仕女们,忽然变得神情呆滞,如木偶一般。她们眼神空洞,口中念念有词,仿佛被什么力量控制了一般。
余沁怡见状,大惊失色,忙上前查看。只见那些仕女们的身上都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黑气,显然是中了幽冥余孽的妖术。
她急忙对唐太宗道:“皇上,这些仕女们中了幽冥余孽的妖术,必须尽快解救。”
唐太宗闻言,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忙问余沁怡有何办法。
余沁怡道:“臣妾愿前往名山大川,寻找破解之法。”
唐太宗点头答应,又命一队精兵护送余沁怡前往。余沁怡带着精兵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