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学校,新生活(2 / 2)

然后他教一句,我们跟在后面学一句。

一首歌很快就学完了。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纲,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每个学生都用尽全身的力气,争取不让自己班级的声音比别的班级小。

我们要走方阵了。

意外地是,我居然被拉了出去,当成了反面教材——顺拐。

我低头看看手脚,是吗?

然后试着走了两下,哇哦~真的是同手同脚哎,就是觉得有些丢脸。

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我聚精会神的盯着别人的步子,然后慢慢地不顺拐了,可算是没给班级拉后腿,我想。

初中的女生,已经慢慢开始发育了。

我发现我的身体也有了变化,尤其是某个部位,沉甸甸的,让我走路都觉得有些喘不过气。

军训过后,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每个老师都说初中,是‘关键期’。

‘初中不努力,电子厂里做兄弟。’这是李老师经常告诫我们的话。

我知道,爸爸妈妈就在电子厂做工。

我的学费,还有生活费,就是这么挣来的。

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很大,于是他们开始找些事情来转移自己的压力。

比如说谁长得好看,谁……胸大、屁股大,谁家住县里,谁又是从乡下来的,通通成了学生们课余生活的谈资。

我和魏赢,一个胸大,一个屁股大,且又长的高。

有些人的目光,让我无所适从。

我尽力去缩小自己的存在感,每天安安分分的,不去惹事。

县里的学校和镇里的学校不太一样,他们放的是月假,但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可以有半天的休息时间。

一个月,四个星期,不长也不短。

放月假的那天,是星期六。

我回了镇里,没回寨子,寨子的家已经好几年没人住了。

正好哥哥他们也是照常放假,奶奶就带着我们到处去挖草药卖钱。

深夜书屋

一斤草药6块钱,够我在学校吃三顿饭。

三天的时间,挖了三斤,赶上正是集市,就卖了钱。

奶奶又给了我一些钱,还问我在学校钱够不够用。

我说,够的够的。

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该承受这么多的,爸爸妈妈也是,他们也很辛苦,我不能乱花钱的。

我带着包里的106块五毛钱回了学校,这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包里还有奶奶做的酸菜。

小时候的很喜欢吃肉,进了初中,我不爱吃肉了。

魏赢问我为什么不打肉菜,我说我不爱吃肉,爱吃素。

学校的土豆丝远远不及嘎嘎和妈妈炒的土豆丝好吃,可我依旧吃的干干净净的,伴着从家里带来的酸菜。

在乡下的孩子也会带了各家做的酸菜,我们会交换着吃对方的。

每天早上,我就打了两个大馒头,当做早饭,混着教室里的桶装水吃下去,也算能饱肚。

今天的晚自习老师将我们月考的试卷都发了下来,总成绩也贴在了黑板的旁边。

全班一共五十五个人,我排名第四十位,中下。

有些沮丧,有些迷茫。

我的成绩一下子,掉的这么厉害了?

魏赢也有些不开心,她排名三十六,也不是很好。

从小到大,我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

我跟书本磕上了,无日无夜的学习,想让排名上升一些。

第二次月考来临,试卷发下来了,我一道题一道题的看过去。

明明有些题是会做的,可下笔的时候就记不起来具体的解题方法了,哭丧着脸考完了月考,回了家。

我该怎么办呢?

以前,学习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可现在,我连最大的优势也没有了。

奶奶依旧喋喋不休,叮嘱我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很辛苦。

我说会好好读书的。

可读书的天分好像忽然消失殆尽,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依旧在四十名开外徘徊,也偶尔有进到前三十的时候。

老师说,要至少达到班内前二十的水平才能直升一中的高中部。

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没时间出去和她们交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我太过紧绷,魏赢带着我去了旱冰场。

这是城里这几年新出现的玩乐场所,里面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学生,也有社会上的各类,嗯,非主流。

他们穿着奇怪的衣服,发色五彩缤纷且异常爆炸,厚厚的刘海挡住他们的眼睛,嘴里不是叼着香烟就是嚼着槟榔或是口香糖。

旱冰场的气味很重,杂七杂八的。

五块钱可以租一双鞋,玩一个小时。

我是第一次来,但她们来了很多次了。

我穿着旱冰鞋,感觉站都站不稳,刚走一步呢,就一个跨步劈开了,胯骨生疼。

魏赢在一旁把我拉了起来,又让我贴着栏杆走,说是第一次玩都这样,多摔几次就会了。

我莫名的想起了我学自行车的时候,那是个长下坡,哥哥说他在后面给我抓着,让我放心骑,哪知道他中途松了手,我没掌握好方向,自行车直接冲进了木材堆,我也摔了下去,痛了我很多天,也好多天没和哥哥说话。

我看向在里面划得飞快的人们,忽然来了勇气,尝试着往前走了一小步,还行,虽然不是很稳,但至少没摔。

魏赢一直羡慕的看向里面划得飞快的舍友,我把住栏杆说:“你先进去划吧,我自己学一会儿。”

她应了,没几秒就滑了进去,我又看了她一会儿,才扶着栏杆慢慢向里面挪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