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淡淡地说(2 / 2)

唐代的孔颖达对这三不朽做了阐释:

立德是指创立制度,惠泽大众。

立功是拯救危难,对时代有所贡献。

立言是指言辞精要,道理充足足以流传。

换言之,立德是道德品质,立功是功绩业绩,立言是着书立说,流传后世。

立德最难,不仅要个人品行端正,还要建立一代典章,开创风气,为千秋万世制定道德法规。

达到立功的标准,基本就算历代文人的楷模了。

为国家,为人民,扶持社稷!

同样的,这三者都是王阳明一生追求,生死无悔的。

苏墨想到王阳明之后的经历,心中豁然开朗。

成为王阳明是因, 在这个世界立德、立功、立言,成就圣人,弘扬心学传统,就是果!

“既然这个世界存在,我的决心也是真实的!三拜之后,不负这片江山!”

苏墨心意通透,走到铜镜前,认认真真地对着镜中的自己行了三个长揖,走出房间。

拜王阳明,也是拜自己!

****

“大人,那些贼人招供了,惟乾让您到后院去。”

门外,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看到苏墨出门,年轻人连忙行礼,恭敬地说。

“文蔚,你以后称呼我为先生就好。”

苏墨目光一闪,微笑道。

从王阳明的记忆中了解到,这年轻人名叫聂豹,字文蔚。

王阳明在赣南任巡抚时,常常讲学论道,播撒心学的种子。

这年轻人虽然没有正式拜王阳明为师,但对他极为敬仰,常来帮忙。

这种人,王阳明见过不少,并未特别留意。

反正,他开大课也不收钱,想听就听,想学就学吧。

苏墨记得,这人是明朝着名清官,能力也很强,一直做到了兵部尚书。

一生正直无私,弹劾贪官数十人。

清廉如水,被冤枉入狱时,连押送到京城的路费都拿不出来。

离职期间,为了生计,只能跑去教书混口饭。

也许,他的教学水平其实很高。

他的学生中,甚至出了一位嘉靖后期的内阁首辅徐阶。

苏墨现在要做事情,这种人才还是值得关注的。

“多谢先生!”

聂豹一愣,欣喜若狂,就要下跪。

“正事要紧,不必多礼。”

苏墨淡然一笑,轻轻拂袖,托住了聂豹的身体。

“???”

“先生等一下我!”

聂豹眼前一花,只见苏墨的身影凭空消失了。

他吓了一跳,连忙小跑着向后院冲去。

****

“你就是新任巡抚王守仁?还不快放了老子!”

“对,我们不过是杀了几个奸商,没杀你妈,也没睡你老婆,抓我们干什么!”

“再啰嗦,教主大发雷霆,让你全家一个不留。”

后院里,绑着七八个大汉。

看到苏墨走来,他们一个个出言不逊,嚣张至极。

“先生!”

见到这情景,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露出尴尬,向苏墨行礼。

“惟乾,怎么回事?”

苏墨挥手,淡然问道。

这书生叫冀元亨,字惟乾,算是王阳明的亲传弟子。

王阳明上任后,他见老师身边没什么可用之人,便跟着来了。

一边听课自学,一边料理一些事物。

苏墨的印象中,此人和聂豹是一同考中进士的。

“这些盗匪自称日月神教的人,通判……就让弟子请您过来了。”

冀元亨轻声说道。

当时,南方地区盗贼四起,各自称王,嚣张无比。

离奇的是,前任巡抚文森见到这群盗贼不好惹,竟然装病离职……

于是,贼首谢志山竟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等地。

结果,官兵也是相当无能。

连堂堂赣县主簿,居然也死在了这群盗贼手上。

谢志山觉得自己厉害得不行,自称“征王”,打算一路杀进京城。

就在这时,王阳明被朝廷调来,接替文森,担任巡抚。

这几个大汉是谢志山手下小弟的小弟,在抢劫商人时被官兵抓住。

“让刑知府过来见我。”

苏墨皱眉,淡淡地说。

“大人,这群贼人该如何处置?”

一旁的通判连忙请示。

“行凶杀人之事,证据确凿了吗?”

苏墨瞥了他一眼。

“人证物证俱全,他们也供认不讳。”

通判脸色扭曲,无奈地说。

如今的江湖人士,极其嚣张,根本不在乎朝廷。

“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应当用重典,直接斩首吧。”

苏墨目光一闪,淡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