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方振华拿出来的,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数据筛选。
他从教导队里专门抽出了一个班的人员组成了反特小组,每天干的事就是和原来就住镇上的老乡统计根据地里的特定人群的行踪。
这个特定人群就是近期进入根据地的非常驻人口。
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这个人看到张三去过那里,那个人看到张三去过这里,再来一个人又说经常看到张三在那里转悠。
换一天,这个人又看到李四去过这里,那个人又看到李四去过那里。
刚开始,赵刚、刘峰他们想了半天,也没有明白干这件事有什么用。
但是随着几个月的数据一累计,问题就出来了。
重复最多的地点首先被确定为重点监控地点,重复行为最多的人被确定为重点监控的人。
看到结果的赵刚和刘峰惊得眼珠子都差点掉地上。
反特工作这么容易的吗?
和老乡聊着聊着就把特务聊出来了?
关键这一套操作别说红党,就是国党、日军的特工人员也没有见过,做梦也没有梦见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然那是完全没有任何防备的就暴露了。
所以盯了很久了,发现一个特务小组不奇怪。
但是方振华好奇,怎么就在这个国党特务小组里还有日本特务呢?怎么发现的?
原来刘峰和他的反特小组,按照计划监控这个特务小组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个接头点的特工很不对劲。
方振华是培训过怎么初步甄别日本特工的。
东北口音,特别有礼貌,虎口有枪茧,说话肢体动作特别多,大脚趾和食指之间空隙大。
这些特征的人不一定有问题,但是同时有几个特征符合就有问题了。
刘峰他们盯上的那个特工其实特征并不明显。
无非就是东北口音,肢体语言比较多。
但是经不住大数据统计的有心人,把他说话的几个动作记录下来一统计,马上就出问题了。
因为他们发现这个人在讲到相同的几个话题的时候肢体语言是一样的,那就说明这个不是即兴发挥了,而是长期的习惯造成的。
为了最后的验证,反特小组耐心监视了4个月,因为方振华强调过,绝对不要主动制造机会,你们不是专业的特工,容易露出马脚。
甚至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跟踪都不需要,只要在固定点找个隐蔽的房子监视就好。
昨天终于在一次对方脚受伤的情况下,有队员伪装成病人在中医馆看到了对方包扎中的脚趾。
好家伙,特别明显的间隙,绝对是穿了几十年的木屐造成的。
大发现啊,国党的特务小组里居然混进了日本特务。
好家伙,方振华兴奋地在屋子里踱了几圈,但是马上就冷静了下来。
点起一支烟,想了想,问刘峰:“你有没有动这个小组?”
“没有,全部在监视中,还准备顺藤摸瓜呢”刘峰笑嘻嘻地道。
“把人全部撤回来,一个都不要监视,放任他们去”方振华一脸的坏笑,“只做常规的数据统计就好。”
“你准备反过来用?”刘峰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对,所以不能打草惊蛇。关键是,情报由国党特务手里转到日军那里不是更加可信吗?”方振华都有点忍不住笑意了。
从上次师长他们过来就说有机会玩一个偷梁换柱,正愁行动时怎么误导鬼子呢。
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方振华立刻让通信员把政委赵刚叫了回来。
把事情给赵刚讲了一遍,委托他去一趟旅部,和旅部领导汇报。
这件事情太大了,也太重要了。
不汇报是会犯错误的,但是正因为太重要,他也不敢电报里面说。
只有拜托政委去当面介绍。
毕竟他和刘峰最近都比较忙。
关键赵刚还愿意,正好去旅部看望一下自己的未来媳妇。
过年可就结婚了,用方振华的话讲,他们现在是恋奸情热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