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停职(2 / 2)

烽火太行 雾里的烟 1690 字 1个月前

像张涛、赵有根这样的军事干部还能够凑乎一下,但是根正苗红,还要有文化的政工干部真的太少。

所以,独立团的政治部一直没有建起来,更别说政治部主任了。

问上级,上级就说我还没有呢,你看着办。

加上方振华被停职,即便大家日常还是照旧,那签字就要政委、参谋长了。

你个停职的家伙靠边去。

所以赵刚和刘峰忙活的欲仙欲死,看方振华的眼神都是颇为不善。

好在最后的结论是没有问题。

这14人都是负伤被俘的,也就是说是在失去控制身体的能力情况下被俘,没有主观上的问题。

而且被关押期间也没有人单独消失很久。

接到报告,方振华高兴的装13:“咱们独立团没有孬种!”

赵刚没好气地给他一个白眼自己体会。

小主,

你脸呢?

你不觉得自己说这句话显得过于轻松了吗?

老子整整忙乎了快半个月,和每个人谈心,让他们自证、旁证。

甚至每个人的伤都一一检查。

你他良的还吹上了。

据通信班反馈,最近有事找团长经常要去后勤连。

自从结婚报告递上去,这货就有些放飞自我了。

没事就去后勤连和罗大凤小丫头散散步,开开小灶。

现在赵刚这个经办人颇有一种老丈人亲手招了上门女婿。

本指望着家里多一个壮劳力的,结果他良的是个软饭男。

老子累死累活的,郁闷啊。

方振华没有看懂赵刚的白眼。

否则一定要好好掰扯掰扯。

他到后勤连那可是公私兼顾的。

虽然也有拱拱罗大凤这颗小白菜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是要了解一下后勤状况。

根据他的记忆,马上八路军将迎来这场战争中最艰苦的时光。

无论是多田骏的“囚笼政策”,还是继任的冈村宁次的“铁壁合围”,都给八路军的后勤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而且,由于前面的几仗吃了亏,后续的扫荡动辄就是十万以上的兵力,不是前面的小动作可以类比的。

必须承认小鬼子是有两把刷子的。

就这一套政策,当年整个华北是“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见效,处处是狼烟”。

到最艰难的1942年夏,原本占据了广大农村的八路军根据地被压缩的只剩6个县。

晋察冀根据地只剩一个阜平,你可信?

未雨绸缪,方振华准备在根据地先行展开大生产运动。

有了足够的物资,才能挺过难关。

至于扩军,他倒没有想法。

加上各村的游击队和武工队,方振华的手上已经超过了4000人的兵力。

足够了。

历史上,正是这个时期八路军的扩军速度过快,导致部队的战斗力下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还不如精兵简政,把更多的人力投入生产组织里去。

要知道,这么大的人员规模,他可以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劳动力,也可以是粮食物资的吞金兽。

何况,现在正是华北大麦抢收、春小麦抢种的季节,错过了就是错过一季的收成。

用了几天时间,把思路理顺了。

方振华召开了连以上的干部会议,正式提出了部队大生产的概念。

当他把日军预计会采用的“囚笼政策”介绍完,很多人的脸色都变了。

军民鱼水情是红党战胜敌人的不二法宝,一旦鱼离开了水,那后果可想而知。

后世的“百团大战”其实真正的战役名字是“正太路破袭战”,就是为了打开这种绞杀式封锁的无奈之举。

在座的也都是百战老兵了,自然一眼就可以看到囚笼背后的凛凛杀气。

“团长,你的意思是我们接下来要组织部队种地,类似古代的屯田制度?”张涛看着方振华,读过军校的就是不一样,一下子明白了。

方振华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现在是停职期间,好像高调了。

他揉揉自己的鼻子,道:“这主要是政委和参谋长商量的,我负责介绍一下。”

收到的是包括赵刚在内的一堆白眼,一副副你看我信吗的表情。

“说明一下,不是和老百姓抢地啊,是我们部队要在训练之余,抽出一半的时间开荒种地。”赵刚连忙补充一下。

“农具和粮食种子,由后勤连统计了,在区委的协助下尽快准备好。”刘峰看着罗大凤。

没办法,虽然最近看方振华不太顺眼。

但是明面上,还要抢救一下这个重色轻友的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