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确实曾经都是军伍之人,不过都因伤退下而已,因此先生可在我警部人员身上看到许多战场上的伤痕。”
“大人设立警部,或许就是担心我们这些老兄弟们因伤退下后无法养活家中老小。”
张队长有些感慨,他们警部人员中,起码半数是从战场上退下的负伤人员。
也有一些是招募合适的青壮。
“警部?起何作用?”
“警部,做警戒守卫之用,大到亡徒违法杀人,小到百姓口角争执,都归于警部管辖。”
张队长脸上带着一抹骄傲,虽然现在他们已经脱离了军队,但依旧可以为柳云效力。
虽然他们管辖范围甚大,但定远城内确实少有百姓违法乱纪。
“且我定远城百姓违法乱纪之人甚少,我警部人员虽伤残人士颇多,但也很是清闲。”
“哦?小生所见,无论何处百姓,难免会有滋生异心之人,为何定远城百姓不是如此?”
张队长继续给他解惑。
“一是这些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自然不愿意惹是生非。”
“二是定远城管制严格,警部,定远军军士,各军户都是柳大人的眼睛。”
“三是我定远城无田地吞并之事,官府赏罚分明,公开透明,百姓皆可安居乐业。”
“再加上定远城军户施行保甲连坐制,一户犯罪,若有包庇,知情不报者,一甲皆罚。”
张队长得意的给周衍解释这一切,还有一个原因他没说。
那就是只听过,但没见过的影部,他们如同影子般游离在自己周围,谁敢轻易违法乱纪,说不定身边相处许久的邻居就是影部人员。
周衍捏着短须赞道:“柳大人真奇人也。”
“小生观望城外田地,水利水渠齐备,蓄水池也挖出了不少,想必所费银钱乃是天文数字。”
“也就定远城百姓才有渡过这旱灾侵害的能力,别处百姓,哎。”
周衍一时间没了喝茶的心思,他不同于京师内其他酸腐文人,只是死记硬背科考所需的书本。
民生,军事,政治甚至工匠之事,他都有所涉及。
当日柳云斩首报功,首级送入京师,就是他给百姓们宣读告示,虽然他人在京师,对于对蛮作战一事上却极为了解。
张队长默然不语,他知道柳云为了定远城百姓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竭尽全力了,甚至连祖上三代的积累产业都卖掉来造福百姓。
至于其他地方百姓状况,柳云暂时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资格去改变。
“呵呵,不说这些,小生听闻前些日子有叛军作乱,不知柳大人现在是否是领兵在外平叛?”
周衍见有些冷场,连忙转换了个话题。
帐内几个碰着书本观看的警部人员笑着看向他。
张队长自豪说道:“叛乱已经被平复,这几位拿着书本观看的兄弟都是从军内负伤退下的。”
周衍眼睛瞪圆了来,他听闻叛军可是有十万众,这才多久,就被平复了?
周衍连忙拉着张队长以及几个观看书本的警部人员,想要听听他们讲解平叛一事。
众人见周衍心切,都不好推辞,只好苦笑坐下向他细细讲解当日柳云如何带领他们反败为胜冲散溃军的。
直听的周衍连连点头,不住赞叹,眼中也是越来越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