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庆四年,六月一日。
庆阳州,成阳县。
成阳县是处于庆阳州与河东路接壤之地,整个县城只有近万人口和五百守卫的营兵。
成阳县知县苏南是一个年岁近六十的老朽,政绩虽然没有太过突出,但是也是没有大过错。
大周朝底层官吏大多如此,升迁无望,又不舍得放弃来之不易的官位,年岁大了以后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管理当地。
要说庆阳州上次经受蛮军蹂躏时,成阳县就因为地处偏远,而且并无富裕逃过一劫。
时至正午,成阳县县令苏南正听着心腹汇报这两日县中大户孝敬的土地银两。
上次成阳县虽然逃过一劫,可是当地百姓依旧是穷困不已。
成阳县各地田地里的水利又年久失修,再加上旱灾,许多百姓都是没了出路,只能卖田卖地,投到大户手下当佃农,以此来谋条生路。
苏南身为知县,有监管百姓之责,这些大户明里暗里兼并土地在大周律法上自然是不可以的。
但是这些大户多和官吏有勾结,他们出钱出力买下土地,为了堵住县城中众多官吏的嘴,自然是要分润好处出去。
而苏南身为一县主官,收到的好处自然是最多的。
此刻下方苏南的心腹也是对着册子一一报来。
“城北孔家孝敬肥田一百亩,银五百两。”
“城北刘家孝敬肥田一百五十亩,银三百两。”
“城南李家孝敬肥田一百亩,银三百两。”
……
听着下方从心腹口中一一报来的孝敬,苏南脸上也是露出笑意,这次可是大捞了一笔,这下养老的银子田地是有了。
苏南接过册子,看着一条条记录在上的孝敬,心中也是打算着。
“有了这些银子田地,干脆上报上官卸任罢了,这些东西足够自己在庆阳州做一个富家翁了。”
正当他暗自窃喜时,门外闯进一个身着甲胄的兵士。
“大人,大人不好了,城外有叛军攻城。”
“什么?”苏南身躯一抖,手中的册子掉落在地。
“哪里来的叛军,叛军,叛军有多少人。”
“从城头向外望去,叛军队伍无边无沿,根本算不清有多少人。”
苏南感觉脑子好像遭受重锤一般眼前一黑,身体瘫软在地。
身旁得下人和那兵士赶忙上去扶起苏南,一个给他抚胸顺气,一个用力掐着苏南人中。
苏南慢慢缓过气来,他睁开眼有气无力道:“快,快调集所有兵士上城头拒敌。”
“还有,召集全城的青壮民妇,务必要守好城墙,不要让叛军攻入城内。”
“快去,快去!”
那兵士匆匆忙忙的跑出府外传令去了。
苏南在周围下人的帮助下也是缓过神来,他看着身旁同样惊恐的下人,颤声道:“快去请杨文杨大人前来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