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九边的嘹望塔上,极目远眺,长城之外,那片魂牵梦绕的边疆令人心驰神往。
“封狼居胥。”
“登上瀚海...”
沈天石仰望着长城之外的无垠苍穹,不禁低声吟诵,扬威边疆,驰骋西域,这是每个中原霸主的梦想。霍去病、卫青...
他们的威名永载史册,这是历代名将的至高荣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沈天石轻声低语,每个名将的梦想是扬威边疆,但又有几人能真正实现?除了汉唐两朝,似乎再无先例。
“终究,要走出去。”
但如何走出去呢?单靠军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汉朝虽曾走出去,却又被人赶回;唐朝亦是如此,甚至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就算他沈天石率领百万明军征服边疆,建立起庞大的领土,恐怕在他身后百年,这一切仍会被他人夺回。北方,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沙皇俄国在虎视眈眈...
为何如此?
只因世间弱者皆易折。
在这广袤的异界边界,族群争斗犹如龙蛇竞逐,无关正邪,唯强者才能在这片领域立足,为子孙开疆拓土。
唯有强盛,方能生存,大明之人……似乎尚未领悟这片森林的法则。
如何应对?
铸铁血之师,育民智,举国一心,以明军之锐,步步蚕食,除此别无他法。
此乃后话。
沈天石目光如冰,不再多言。
“启程!”
二十万步骑组成的明军收兵回师,重返大同府,沿着长城前线疾驰,重夺一座座边境要塞。
留下少许兵力守护九边重镇后,沈天石偕同十三岁的明帝朱慈烺,率十五万主力大军离开大同卫。
直扑帝都!
那里,仍有大明的京都待他收复,自大同府至京都,六百里路程,无险可据!
京都已经近在咫尺。
帝都,霜雪宫。
宫内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嫔妃与公主们纷纷躲于屋内,屏息倾听乾清宫内不时爆发的狂吼。
摄政王再次失控,疯狂杀戮。
斩太监,戮宫女,杀……汉臣。
片刻后,吼声暂时消退,侍卫抬出一名太监和两名汉臣,其中一人已被摄政王愤怒之下斩断颈项,头颅无力地垂下。
霜雪宫内寂静如死,金水桥畔,候旨的王公大臣们战栗不安,生怕成为下个牺牲品。
多尔衮此番南下中原,败绩累累,大量清军精英陨落,八旗根基损失近十万。
两黄旗近乎全军覆没,仿佛大清的天空崩塌。
多尔衮犹如丧心病狂的赌徒,理智尽失,连日来已屠戮多名宫女、太监和臣子。
太后大玉儿苦劝无果,徒增忧虑。
宫门外,内城各巷,家家户户披麻戴孝,灵堂遍地,哀号震天,一片末路之景。
大清上下皆为这震撼的消息所震惊。
可大清入关才多久?
不满一年。
中原一败,伤及灵魂,大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内皇城,铁盔胡同。
多尔衮失去理智,两黄旗的覆灭让王公们焦虑如焚,纷纷聚首郑亲王济尔哈朗府邸。
个个急得团团转,仿若丧亲。
这些王府本非他们所有,皆是掠夺而来,旗人们戴着王冠,住进整洁的青砖瓦舍。
然而,原主人却...
数十万旗人从关外迁入此城,占据了内皇城,犹如吸血之鬼,吮吸着大明子民的血汗。
“这...这?”
此时的多尔衮威望尽失,三兄弟一死一失踪,自己沦为丧家之犬。
摄政王多尔衮的权位本就是从豪格手中夺取,如今随着两黄旗的覆灭,怨声载道的大清,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陷入了内乱之中...
终日魔幻大陆,沉浸在无尽的内讧中,曾有血亲相残,骨肉成仇的惨剧不胜枚举。
于是,大清皇族重提两位元老亲王之名——郑亲王舒尔哈朗与庄亲王硕塞。他们是仅存的,戴有永恒王冠的两位古老王者。
“叔王!”
年轻的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等人高声呼吁,早就预言多尔衮将败,今日果然灾祸临头。
豪格家族所属的深蓝军团之人,更是愤慨异常……
“请叔王入皇宫,稳住局面!”
郑亲王府内喧嚣一片,众人争论着大清的未来,不少人萌生退意,考虑回归边境外的故土。
这些人甚至不及多尔衮明智。
现今战局混乱,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逃离!
“够了!”
济尔哈朗轻咳几声,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他揉着疲惫的眉心,内心已是一片混乱。身为一生征战的将领,他岂会不知局势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