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年货年味(2 / 2)

80后的回忆录 闲云小散 2824 字 6个月前

烘制腊肉是大部分家庭都会做的,腊肉香气诱人,色彩金黄,味美可口,油而不腻,老百姓会提前做上一些腊肉准备过年,然后从春节开始吃,一直吃到夏季,有的甚至可以吃到来年的腊月。

春节吃炒米是湖北人的习惯。走亲戚时搓麻将到半夜,饥肠辘辘,来一碗炒米,用热水泡开,加点糖或者盐,就能开吃了,堪称湖北版方便面!

先将糯米浸泡后,用木甑蒸熟成“阴米”,阴干后,再用河沙炒成炒米。现在已经不局限于春节吃了,炒米在黄石洪湖一带也叫做米泡。

麻糖对湖北人来说,麻糖代表着过年。小时候家里还会熬制麻糖,那是小孩子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候。

麻糖是用糯米、绵白糖、芝麻、花生仁等原料制成的,咬起来松脆易断,一般是长条状。不过貌似以前过年吃的切片很厚,不好咬断,每次都黏牙。现在大家的饮食越来越丰富,所以人们只是象征性地买一点品尝一下。

龙须酥一定有很多人都吃过这个!龙须酥色泽乳白、细丝万缕、酥松绵甜、入口即化,又叫银丝糖,一根细细的糖丝,很符合它的形象啊!小时候我们简直对它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甜甜的,恨的是它超级容易脆弱!一碰就散架了!而且掉得到处都是,一吃白粉糊满脸。

不过关于它是不是湖北的特产呢,还有待考证,只知传说是明代正德皇帝(就是那个特别会玩的皇帝朱厚照)游民间时发现,并带回宫中,取名“龙须酥”。

麦芽糖,每次快过年就有老爷爷走街串巷卖这个,然后就有人拿着塑料瓶子、废铁过去换,老爷爷就用锤子和菜刀把糖砍开。这个糖特别硬,放嘴里含化了才会变成一团软黏的糖,很甜。

麦芽糖又称关东糖、灶王糖,敲敲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售期最短,只有过小年前后才上市的糖果。又酥又香,有粘性,美味食品,用这种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京果

京果又名酥京果,长得粉白粉白的,外面是一层糖粉和糯米粉混合的物质,吃完之后手指上会黏黏的一层。中间是酥酥的脆皮层,咬起来咔嚓声很大。

麻枣

麻枣其实在有些地方也是叫做“油京果”的,它的制作方式和京果很像,口感也差不多,只是外面的白色粉末换成了芝麻而已,但是形状更多变,除了球状,还有长圆柱的!

蛋卷

蛋卷也是过年时常吃的点心,与现在的蛋卷相比,童年时的蛋卷更厚更硬,常常会在里面裹进糖。冬天里一口咬下去,咯吱咯吱响,那种甜甜的幸福感~

云片糕对于大家来说不会陌生吧,看上去就是白白的一块,却可以揭出好多层来,有的里面有芝麻和杏仁什么的,味道就是淡淡的甜味,有股糯米粉的清香。

酥糖完整的名字应该叫“武穴酥糖”,是黄冈武穴市的特产,原名桂花董糖。里面有桂花、香条、芝麻,又甜又酥,还能治咳嗽,虽然是饴糖熬成的,但是一点也不黏牙。

酥糖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以前桂花镇有个姓董的孝子,他母亲感染风寒没钱治疗,他自创了这种点心给母亲吃,结果病好了,所以又叫“桂花董糖”、“孝母酥”。

芝麻糖杆也是春节时常见的糕点!在天门市又叫做灌芯糖,尽管它的中间其实是空的。这种糖杆外边是一层芝麻,很脆,中空外直,很甜。以前都是卖货郎用扁担挑着四处兜售。

麻花,在湖北,一些地方过年还保持着做豆腐、炸麻花、炒花生的习俗,这些都体现着年味!这种麻花不像天津和其它地的麻花那样大,很小巧,吃起来也很脆生。

翻饺也是湖北特产,炸翻饺曾经也是传统湖北年里不可少的一部分。小时候很多人都会在家里帮忙做翻饺,做法很简单,就是一张方形的面皮中间划一刀,然后翻几下,然后油炸,所以叫做翻饺。它吃起来很脆,有咸甜味的,经常和炒米放在一起吃,同样的,吃多了也会上火。

柿饼严格意义上要算蜜饯。柿谐音“事”,过年吃柿饼象征事事顺心。

柿饼长得很难看,又干又瘪,颜色也不讨喜,外边还有一层白霜,可是吃起来却很甜,厚厚的果肉有种沙沙的质感,外表丑陋却有美味的内在。小时候柿饼贵,过年能吃到算比较奢侈了。

琪玛酥也是硬硬的,外面有一层油亮的糖浆,不油腻。在亲戚家拜年常会一边看电视,一边喝茶,然后吃琪玛酥,非常有过年的气氛。

麻烘糕,武汉人都知道的青山麻烘糕,很像云片糕,但是比云片糕要脆一些,带有芝麻、桂花的香味,入口即化。

湖南湖北两地的年货和年俗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两地各有各的特色,大部分年货都是共同存在的,湖南的烟酒,湖北的小吃闻名于外。

小时候,都是要贴春联,放鞭炮,吹气球,吃糖人……每一样春节里的习俗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虽然时代在发展,但儿时的年味已然深深地刻在每一个80和90后的心里了。

80年代人们生活渐渐富裕起来,鱼和肉都可以比较方便地购买了。曾经“三转一响”,也被新的“四大件”所取代。

80年代家庭中流行的“四大件”,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80年代以前“三转一响”为主的新年货,已经开始步入百姓的生活中,三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其中这一响:就是收音机。老式收音机,不是现在市面的电子收音机。米云的爸爸从教师岗位退下来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修表匠,那时候机械化手表还比较流行,米云的父亲在村里修了一两年的手表,也修老收音机。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所以在当时电视机在置办年货成为了主流。觉得那时候,那些穿着喇叭裤,烫着爆炸头,抱着收录机在大街上跳舞的年轻人好“岸居”!春联、年画、挂历的流行让年味的文化气息愈加浓厚。

八十年代结婚,自行车已经是标配,在当年骑自行车特别凤凰,永久,飞鸽等自行车那是相当有排面的,骑上自行车找对象不愁,街头回头率也特别高。

上个世纪90年代,家家户户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手拿大哥大,腰上带着BB机,脖子上挂着照相机,这些都是过年回家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戴上这些倍有面子的事。黑白电视换成彩色电视机,彩电已经普及,家家都有了摩托车。

那时候的零食也相对丰富了,各种糖块也都能在大集上可以买到。平时小孩子们最多拿上几角钱买点小零食。家家乐、 辣椒糖 、搅搅糖,糖果罐头,冰袋,我们小时候叫包冰,小卖部两毛一袋,还要插一毛钱一米红色或者绿色塑料管吸着喝,小时候总想着等长大了有钱了,就坐在冰棍箱边把冰棍吃个够,或者买一箱冰棍抬回家接着吃,现在想想好可笑。那时真的是太穷了,物资也少,冰棍才2一3分钱一根,都吃不起。

记得90年代,表哥结婚,喝茶吃零食,拿到过巧克力,华丽的包装,金色,银色包装纸包裹着各种颜色,各种夹心的巧克力,我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巧克力还有白色的,还分可可脂和代可可脂,一般都只吃黑色的大块巧克力。

还有过年时吃不完的零食和喝不完的饮料,什么鸡鸭鱼肉各种菜式,啤酒,白酒、饮料健力宝、雪碧,可乐,寻常的日子都随处可见,更不用说过年了,那群纯真的伙伴也有几十年没有再见过,让米云的回忆有满满的幸福感!真的好怀念童年时的那个年代,那时的空气是清新的,没有雾霾,也仅是怀念而已,不是希望回到过去,还是要积极面对新生活。

儿时的那个年代是回不去了,只是追忆,不需要开倒车,要面向未来……。日子还是要一天天过,快乐一天,悲伤也是一天,像老话说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手插磨眼子里 了——捱也得捱,不捱也得捱。

30多年弹指一挥间,不一样的就是日新月异,生活以加速度的方式不断的刷新人们的认知,时代变迁太快,科技发展的快,机械智能现代化刷新了以往的生活方式。

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淡,传统的鞭炮习俗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日常吃的不比过年吃的差,没有以前那种平时粗茶淡饭,过年大鱼大肉的仪式感,也不喜欢走亲访友了,不走亲戚,就是年味彻底退化的表现,以前家家户户都乐意走亲戚,左邻右舍都会走动来往,现在的时代,孩子过年回家了,因为生存压力大,也没有那么活泼开心,有的打工在外都不回家,年不再是“年”,只是一个文化符号罢了。

还好米云母亲家的亲戚都在县城附近,每年都可以共同组织在一块儿吃几顿饭,平时过节也可以经常有聚会,虽然没有二十多年前的年味了,时代要发展,有很多东西没法改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