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后宫甘露殿,唐皇李渊正在案前批阅奏章,殿内仅内侍监一人相伴。一阵微风,烛影摇动。李渊搁下笔,轻捏了两下鼻根处。内侍监上前重新掌了掌灯,理了理烛芯。李渊轻叹一口气。这天气日渐燥热,连心情也日渐烦闷起来。
“陛下,”内侍监察颜轻声道,“要不先去承香殿坐坐?”
李渊不置可否。
内侍监又问道:“那……还是摆驾临湖殿?”
李渊摇了摇头。现在他什么都不想做。
内侍监正在苦闷,殿外宫婢来禀,住在公主院的太子长女长洛郡主带着食盒前来觐见。内侍监心中一喜,立马着人通传。
“祖父。”长洛郡主李淑韵欢欢喜喜地跑进来,她一把扑到李渊的怀里,差点没把李渊的老骨头给撞散了。一位宫婢跟在李淑韵的身后,拎着食盒小跑着跟进来。
“您猜我给您带什么了?”长洛郡主一脸的欢喜,她笃定她今日进献的这餐食定能符合李渊的胃口。
“哦?淑韵的心思祖父可猜不到。”李渊宠溺地抚摸着李淑韵的脑袋,他的这一帮孙儿孙女中,就属李淑韵最聪慧、最贴心。
李淑韵指示宫婢把食盒呈上来,内侍监很有眼力见地赶紧上前将案上的奏章移开,把桌案收拾出来,并同时使眼色给方才来传讯的宫婢马上再去把内宫尚食给传进来。不一会儿,李淑韵已经把两菜一粥齐齐摆在桌案上,尚食也及时赶到,她掏出银针正准备试毒却被李淑韵拦下。
“祖父,”她向李渊解释说,“这新奇之物虽会使银针变色,但却绝对无毒。在东宫时阿耶、阿娘都尝过了,献给祖父的食物,不敢怠慢。”
说罢她拿起筷子夹了一页皮蛋放在口中咀嚼起来,冲着李渊童真一笑。李渊见状一笑,对着尚食挥了挥手,令其退下。
“确实新奇。”李渊笑道。李淑韵要是不解释的话,搞不好他真的会以为这玩意儿是太子送来毒他的。
内侍监赶紧取了新筷上前,重新为李渊布菜。李渊先后品尝了皮蛋拌豆腐和酱汁皮蛋,胃口一下子打开。内侍监见状喜上眉梢,赶紧趁机给李渊舀了两大勺皮蛋瘦肉粥。李渊欢欢喜喜地一口气吃了一大碗,末了又让内侍监赶紧再给加上,内侍监犹豫地看向李淑韵,李淑韵笑道:“祖父,再吃最后一勺哦。东宫道医说了这皮蛋寒凉,虽解燥热,但一次也不可多食。”
“你说这叫‘皮蛋’?”李渊觉得这个名字比这东西本身还要奇怪,而且一点也不风雅。他看了看这皮蛋上的松花纹理,眉开眼笑。“就赐名‘松花蛋’吧。”
这一瞬间他可预料不到,当“松花蛋”这三个字传到程子芩耳朵里的时候,她差点没把手掌鼓破。
“太子宫里来了个道医?还会做膳食?”一颗皮蛋勾起了李渊对程子芩的兴趣。
“嗯。”李淑韵点头道,“而且还缓解了长兄的咳疾。”
“哦?”李渊大惊。太原郡王李承宗的咳疾是自小就有的,之前他还特意派了宫中的侍御医前去诊治都束手无策。也不知这道医是用了什么法子治好了李承宗的病症,莫非真的有妙手回春之术。
“祖父,可是想见一见这位道医?”李淑韵果然甚懂体悟李渊的心思。“听说这位道医还是太白山十常斋孙思邈孙神医的徒弟,而且英雄出少年,年岁竟还和我差不多。”
“唔。”这履历着实令李渊惊叹。看来太子是一早就做好准备要把这位道医送进宫来了,要不李淑韵也不会这么殷勤地夸赞。李渊脸色愉悦,就随了他们的这份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