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拿到更多铁(2 / 2)

九宁传 法半夏 2089 字 1个月前

干活的没有一个偷懒,人人脸上带着笑意,手脚麻利,季九宁查看一番后,发现做的很不错,就是天气太冷,干活的人手都冻的又红又肿。

心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季九宁吩咐下去道:“从今日起申时一过就收工吧,上午也是等太阳出来暖和了再动工。”

然而,一周后天空又下起了大雪,恰好魏宁威刚把黏土拉回来。

“舅舅,外墙已经加固的差不多了,今明两天把大门一做好,只需加盖门楼就成了。

另外,我想给他们砌两个火炕,眼见天寒地冻的,再这样下去,他们扛不住。”

“行,我去做水泥。今日做好,明日我去一趟镇上,把吴秀才这边儿定下来。”

“好。对了,舅舅,这是十两银子,不算多,明日去镇上了顺带着你也给家里多置办些东西,还有这是给你和容娟姐姐以及容嫣妹妹的棉衣,天冷了,你们也要穿暖和,今年的冬天怕是不好过。”

看着桌子上放到银子和棉衣,魏宁威愣了一下,摸着棉衣的手有些抖,低着头把十两银子推给季九宁。

“银子你留着,棉衣舅舅收下了。”

将棉衣抱到怀里,见季九宁还要再说,魏宁威立马笑着起身打断:“放心吧,舅舅手里攒着银钱呢。”

说罢走了,留下季九宁看着十两银子发呆。

魏宁威不会觉得自己把他当外人吧?她其实很开心认了这个便宜舅舅的。

“想什么呢?”这时玉玲带着樱珠走了进来。

樱珠还端了热水进来,见季九宁发呆,笑着道:“小姐,这是大小姐让奴婢给您熬的黄芪糖水,您快趁热喝。”

季九宁忙回神,笑着伸手接过:“来,我尝尝。”

喝了一口确实好喝,她看向玉玲:“你咋过来了?”

“刚刚秦家张奶奶过来,还送了些自己做的四喜丸子来……”

“张奶奶来过?”

玉玲笑着点点头,走到她身边坐下:“嗯,见你在忙,就让樱珠给了我,生怕打扰你和舅舅说话,放下东西就走了。”

季九宁把桌子上的银子推给玉玲:“舅舅不要,你收起来吧,只把棉衣拿去了。”

玉玲苦笑了一下:“还是咱们太弱了,总让舅舅担心了,才不舍收下。”

季九宁失笑,都是一帮孩子,又花钱的地方多,不要也正常,她随口吩咐樱珠道:“樱珠,去把你父亲叫过来。”

“诺,奴婢这就去。”

县太爷的火炉前日里送过去二十个,谁想他直接又给了五百两,说让再送过去三十个,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送了!

“小姐,父亲来了。”樱珠进门通报。

“快进来。”

“小姐。”韩福生进来作揖行礼。

“嗯,韩叔,火炉现在存了多少?”

韩福生脸上露出笑容来,激动的道:“刚刚奴才亲自做出来一个,加上其他师傅们的,现下一共存了五十八个。”

听到这个存数,季九宁也笑了起来:“太好了,明日一早,您和陈文装车,给县太爷送去,把翁源也带上吧,以防万一!”

“诺,小姐放心,奴才一定办好。”

想到和魏宁威商议好盖火炕的事儿,季九宁告诉了韩福生:“韩叔,你交代下去,明天开始安排做火炕的人,你们睡的屋子打两张土炕,再给堂屋做一张,其余人全部去做火炉,抓紧时间多做些。”

桑赞也该回来了,邺王会要多少?这个数量她不敢想,何况外村的村民已经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过来的不计其数。

“成,本来奴才也想跟您说土炕这事儿来着,小姐思虑周全,奴才替大伙谢谢您。”

说罢就要跪地磕头,被季九宁及时扶住制止了。

“你们来了季家,就是一家人,天寒地冻的自然是要做的,韩叔无需如此,你们好了,我们姐弟几个也才能好。”

“诺。”

就在韩福生拉着火炉送往县城时,村长和里正也带着村民去往镇上采买。

秦大勇也和秦老二在第二场大雪前搭起了木屋,木炭堆满了两个屋子。村里用火炉的人家隔三差五的去找秦大勇买木炭。

生意好的不行,郭琮明也在郭家村卖木炭,还有好些人托他买火炉。

现在火炉在外面的价格已经炒到五两银子一个了。周边村里更是托关系找季九宁,想花最少的钱买到。

而季九宁这边儿很是随意,县里和镇上有钱的达官贵人们,出得起价格,她自己不会拒绝,而村里人要她自然还是那个价格给,只是要排单等货。

她这边拿出一千斤生铁,已经在给邺王预留了,她相信,邺王会对火炉感兴趣的,如此,有他特批的话,自己再拿到更多铁,就不会是问题。

韩福生回来的时候,又带了二百两银子,这二百两银子,不是要火炉,而是定的木炭!

“小姐,县太爷命奴才明天就送过。”

掂了掂手里的银子,季九宁笑着取出五十两,剩下的递给韩福生:“既然县太爷大方,那咱们就勤快些,这些交给大勇叔,这是他们秦家的那一份,明日你们几个带着大勇叔一起给县太爷送去。”

“诺!奴才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