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八章古无绝后(2 / 2)

马桂花匆忙的,来到院门口一看。见陈领端着半簸箕白面,白面上放着两块钱,在院门口站着哪。她紧走几步,走到陈领面前站住,问:“老姑你怎么还来了?”

陈领笑着:“你家盖趟子房,我也帮不了你什么忙。我给你送来点白面,人们干活挺累的,你给人们烙顿饼吃吧。还有这两钱,你给人们买几盒儿,烟卷抽去吧。”

马桂花推辞:“老姑这哪行啊?这可不行。哪家都是有数的,这些个白面,有数的这么俩钱儿。现在又是头麦熟,长天老日头的,还是青荒不接的时候。你快着把面端的家走己个吃去,把钱拿回家你们,三口子人花去吧。老姑你带着俩小孩儿,过庄稼日子,够不容易的了。”

陈领:“侄媳妇儿,我们家什么事都没有。这白面多吃口、少吃口的都行。钱花多花少的,都能凑和着过。你家盖房活多,帮忙的人也多。人们干半活都挺累的,你怎么着也得管,人们顿饭吃、给人们买盒烟卷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桂花:“老姑,我们家还有点粮食哪,你你就别跟着,我们家破费了。”

“拆房盖房,倒腾余粮。盖房有多少粮食儿,也不够吃的。”陈领说完上前两步,把手里的簸箕,递到马桂花的胸前:“侄媳妇你紧着端着吧,别叫我着急了。”

马桂花深受感动,望着陈领的脸,迟疑了一下才伸手,不好意思的接过了簸箕:“老姑你、你叫我说什么话好哇?”

陈领:“你什么话都甭说了,老乡亲有个难事儿,大家伙都上前帮个忙,是应该应分的事儿。日头在谁家门口都过。”

“老姑你说的是、是这么个理儿。”马桂花叹了口气:“唉、我们家盖这所房,要不是生产队里,老乡亲们帮忙,靠我们己个儿,上哪盖的起呀?我这有俩儿子,盖上这所房,就得操持着,盖下一所房。要是盖不上房,连个给儿子说媳妇的,人都有不了。我是看好了我跟你,大侄这一辈子,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有不了了。谁要是一辈子不盖房,就胜过了自在王了。”

陈领:“侄媳妇你别这么说,人这一辈子过日子,不都是过的个人嘛。你现在受累、受苦的,给儿子盖上了房。等儿子大了娶了媳妇儿,你跟大侄就该享福了。”

马桂花:“要是碰上孝顺的儿子、儿媳妇儿,这辈子还能享几天福儿。要是赶上倒霉,碰上个不孝顺的儿子、儿媳妇儿,这辈子就冤死了。我们盖这几间房都是,在牙缝里头省、拔出两根肋头,才盖上的呀。”

陈领:“现在是伟大领袖,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儿,哪有不孝顺的小孩们呢?你看看咱们村这么大,有一个不孝顺的小孩吗?”

马桂花:“可不是呗,还真没有一个,不孝顺的小孩儿。”

陈领:“这都是伟大领袖,共产党教育的好,是新社会的风气好,是咱们村的村风好。好事儿、坏事都是一个人儿,跟着一个人学的。要不人人都怕,村里出个不好的人哪,特别的是怕,街房四邻出个不好的人,影响更厉害!学点坏事儿,要比学点好事儿,学会的容易的忒多!”

马桂花:“老姑你说的对,要不说修行八辈子好,才能修行下一个好街房嘛。”

陈领:“孟母为了儿子,能有出息、学好搬了三回家,就是这个道理。”

马桂花左右看了看,见街上没有人。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老姑,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可千万别跟别人说。”

陈领:“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