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是否会消失(2 / 2)

“你去把医圣府布置布置。”

青石立刻明白陛下的意思,心想:“陛下也太心急了,提前一天布置也来得及。”

嘴上说道:“是。”说完就要出去。

“慢着!”张彻阻止道。

青石只能停下,继续听从吩咐。

“怎么布置,要多问医圣大人,完全遵照她的喜好。”

“是,青石明白。”

青石刚出去没多久,宇文奕来悦文殿拜见陛下。

他近期负责殿试一事,结果已出,专程前来向陛下呈报。

他把写有结果的文书让陈公公呈给陛下。

张彻在三甲之首,看到冷松云的名字,甚是欣慰。

“宇文大人此事办得不错。”

“陛下吩咐,臣岂敢怠慢?冷松云能够取得三甲之首除了他有幸遇到陛下,还在于他满腹经纶,富有治国之才。”

张彻故意问道:“朕不明白,这么有才华的人,为何以往参加殿试屡屡不中?宇文大人可知缘由?”

宇文奕早料到陛下会问及此事,说辞已准备好:“先皇治理人界,重视人才培养,各乡各县人才济济,乡试、会试、殿试竞争激烈,不免遗漏有才华之人。老臣估计冷松云便是激烈竞争中,不小心遗漏的人才。”

张彻佩服这位外公,明明是他在位期间,利用职权,选拔人才,竟还能说出如此冠冕堂皇的话?

念在他是两朝重臣,又是外公,重要的是此事之后他会退出朝堂,张彻才不愿多与他计较,搜罗证据,治他的罪。

“先皇重视人才倒不假,科举中营私舞弊的现象应该也不少,以前的,朕不与计较,往后这科场上绝不允许任何人为了谋取私利,给朕漏掉真正的人才!”

宇文奕吓出一头汗,看来陛下对他以前做过的事已了如指掌,难道要治他的罪不成?

“此事臣已替陛下办妥,还请陛下允许臣告老还乡。”

“宇文大人从今日起,就回去安度晚年吧。”

“谢陛下。”

宇文奕不想在悦文殿多逗留,怕多待一秒,被陛下言语间揪出什么问题来,搞得晚节不保。

他匆匆退出,在悦文殿外面,深吸一口气,总算轻松下来。

话说冷松云在堂兄冷延客赶往京城勤王后两日,也收拾行囊去往京城赶考。

他听说堂兄去京城勤王,猜到京城发生了大事,担心会影响今年的殿试。

他辛辛苦苦从乡试,会试,一路考到殿试,岂能随意放过这次机会?

更何况他已认识景王,也算朝中有人,估计今年的殿试不会像往年一样被淘汰。

他一路奔波,到达京城时,京城叛乱已结束。听街上百姓议论,元和帝已驾崩,景王即位,成为新的人界之主。

冷松云觉得自己要时来运转,内心窃喜的同时,保持低调。找到赶考学子居住的客栈,继续为考试做准备。

冷延客离开京城之前,冷松云见了他一面。

从堂兄的口中又将京城的大事了解了一番。冷延客还告诉他,宇文奕在枫叶阁等他。

与堂兄辞别后,他便匆匆赶往枫叶阁,进了包间。眼前坐着的那位应该就是当初的右相大人。

宇文奕屏退其他人,问了他的名字,家人,与他拉了一会儿家常,随便聊了聊古圣先贤之书。他们相聊甚欢。

走时,宇文奕叮嘱,此次会面,不可告知他人。

他从闲聊到离开,都很纳闷,未能想通,估计是陛下打过招呼,否则曾经的右相又如何能约自己?

不过这闲聊一通,到底是为何?

直到殿试时,冷松云才恍然大悟,原来考题在闲聊中已透漏给他。

他顺利答完,终于明白,以前为何殿试总是落榜,原来缺少与考官闲聊的机会。

他从闲聊得益,又对此举充满鄙夷,如若他有机会立于朝堂,绝对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

天牢的牢房内,空气沉闷潮湿,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和霉斑。地上摆放着一张破旧的木床和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饭盆。

到处是黑暗,除了墙壁上透过的微弱灯光,整个牢房里一片漆黑。一股阴森的气息笼罩着这里,让人感到窒息。

在墙角处,有一个几乎是湿漉漉的石台,上面躺着一位年过六旬的男子。他的衣服破烂不堪,身上有着无数的伤痕。

他正是曾经的左相大人武石岳。

牢房的门被打开,传来狱卒的声音:“武石岳,赶紧起来!”

武石岳起身,衰老的脸庞上脏兮兮的,已没有了往日的贵气和尊容。

几个狱卒上前给他戴上枷锁和脚镣。

赵宗走进来,说道:“武石岳,陛下已下旨,将你与武安英送往西芝。”

武石岳早已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心如死灰,只担心家人如何被处置。

“不知陛下如何处置我的家人?”

赵宗说道:“其他家人全部被赶往西北极寒之地,永世不得回归京城。”

武石岳叹口气:“唉,活着就好,已是陛下开恩。”

狱卒押着他出了牢房,走了没几步,看到儿子武安英,也被押着,满身狼藉。

他没有说一句话,迈起艰难的步子向外走去。

武安英垂下头,被狱卒推着,跟在后面。

他的心情极度沉重,回忆起自己的过去,回忆起曾经的荣耀和辉煌,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一切已无法挽回,等待他的只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