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京城大乱(2 / 2)

“王府侍卫人数虽少,但可以一敌三,再说我总得替王爷做些什么,否则我心中不安。”

有侍卫过来说道:“景王妃莫担心,我们虽然人少,但我们不怕死,愿意跟随您去救陛下!”

窦公公叹道:“甚好!如果加上京都派的弟子尚可一搏。”

“京都派?我虽听过,但从未在京城见过他们。”百花溪很好奇。

贺道仁说:“景王妃没见过很正常,这一派虽在京城,但十分低调,只有陛下遇到麻烦时,才会挺身而出,只是陛下几乎没出现过麻烦,大家便将他们渐渐淡忘。”

“如何与京都派取得联系?”百花溪问道。

窦公公说:“京都派的地盘在京城最西面,可派人拿着我的腰牌过去联络。”

百花溪正要派人,一位副将带领将士把景王府迅速包围。

走进后,看到三人以及王府的侍卫,笑道:“原来窦公公在此,让武将军好找;贺大人也在,省得我们再包围贺府;景王妃带着这些侍卫,是想造反吗?”

百花溪说道:“笑话!平王与武家已造反,还有脸来说我?有本事跟我打一架,打得过我,就允许你包围景王府,打不过趁早带着你的人,滚得越远越好!”

“我敬你是景王妃,你既不愿听从,我就替平王教训教训你!”说着,这位副将与百花溪打了起来。

二人用的都是利剑,打了几十回合,副将败下阵来,被百花溪用剑指着胸口:“来人!给我把他绑起来!”

来了两名王府侍卫,把那位副将五花大绑,正要出去收拾围守的其他士兵,听到外面有打斗声。

不一会儿,范程广一手提剑,一手抓着一名士兵走了进来,将那士兵推到一边:“景王妃,范程广前来听您吩咐!”

大家都开心不已。

百花溪说道:“有范将军加入,我们又多一分胜算。”

被绑的副将不满道:“范程广,你不好好闲赋在家,拿你的俸禄,跑来凑什么热闹?平王一旦登基,到时有你好果子吃!”

范程广看到正是当初奚落他的副将,笑道:“就让平王和武家等着,看是他们笑到最后,还是我笑到最后,我说过军机署我迟早要回去!”

又听到外面一阵厮杀,大家都不知所以,正要去外面瞧瞧,冲进来一群人,看打扮,应是武林人士,手中的兵器是戈。

带头的人是个中年汉子,手拿长戈,身材高大,剑眉星目,鼻梁高挺,一脸络腮胡子也无法掩盖他的俊容。

窦公公立刻上前:“百里掌门你可来了。”

大家才知道是京都派掌门百里准。

百里准见过窦公公与贺大人,对百花溪说道:“外面的士兵我已带人杀光,专程来景王府,请景王妃与我一起去勤王。”

百花溪没有时间去想百里准是怎么知道自己,立刻说道:“我正有此意!”

她吩咐手下把副将关起来,骑上白马,与百里准、范程广带着大队人马往皇宫而去。

窦公公只能留在景王府,贺道仁乘坐马车赶回贺家府邸,他心里一直担心着家人。

贺佩瑶与贺彬文义诊完后,乘坐马车从乡下往京城而来,到达城门口,发现城门已关闭,把守的士兵不让里面的人出来,也不让外面的人进入。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大早出来时,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他们向守卫亮明身份,守卫问他们为何出了城,他们如实相告。

守卫见两人只懂医术,不会造成威胁,便放他们进入。

大街上的百姓比往常少了一大半儿,大家人心惶惶。各种小商贩都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贺佩瑶让马车停下,吩咐翠落下去打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翠落打听完,上了马车后,吃惊地说道:“夫人,平王与武家反了,百姓说皇宫已被围了起来。”

“啊!怎么会这样?平王的太子之位不是已经板上钉钉了吗?他为什么要反?”贺佩瑶既惊讶,又无法理解。

当初平王用一个卷轴,逼得景王离开王府,让她过着守寡的日子,她一直恨平王,要不是因为他,她已经是太子的侧妃,每日还能见到景王。

谁成想,他还要用这种方法当太子?

贺佩瑶惊讶之后,叹口气:“唉,我们回王府吧,不去理会这些,希望王爷早些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贺彬文毕竟是男子,对京城的变化很敏感,再看到翠落打听完消息后紧张的表情,已猜出发生了大事,他第一个想到家人是否安全。

向贺佩瑶大声说:“姐姐,我要快走一些,回去看看家人有没有事。”

贺佩瑶回道:“你快些回去,不用管我。”

贺彬文让车夫快马加鞭,往贺府而去。

贺彬州在贺家药房忙碌,早已知道此事,命人通知京城内所有药房先关门停业。

他则骑马匆匆回到贺府,兄弟两个在门口相遇,没有发现武家派人包围贺府,兄弟两个都松口气。

平王张端、武石岳与武安英来到长清宫。

张端看到父皇躺在龙榻上,有气无力的样子,扑到床前,哭道:“父皇,您原谅儿臣,呜呜……”

元和帝抬起手,摸着张端的头:“端儿,朕悉心栽培你,就是想让你成为太子,你怎么这么没有耐心?竟然勾结武家造反?”

“我没有办法,都两年了,父皇迟迟不下昭,我怀疑您还是倾向于六弟,只能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让父皇明白儿臣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呜呜……”

元和帝放下手:“事情已做下,又何必装得这么伤心,会让父皇觉得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张端擦掉眼泪:“儿臣是真的伤心,既然父皇不信,我也没有必要再哭,还请父皇利落些,写下诏书,让位于我。”

听到这话,元和帝既悲伤,又痛心,只能用一阵咳嗽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