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王的大军出发三四日后,皇宫春鸾殿内,武天姿精心打扮一番,坐上轿撵,在秋桥及丫鬟、小太监的陪同下,来到悦文殿。
经过允许,只身进入殿中,元和帝正在批阅奏章,并未抬头。
窦公公看到,上前行礼:“贵妃娘娘安好!”
他心里明白,贵妃有事情要与陛下说,于是对元和帝说道:“陛下,这里有贵妃娘娘伺候,老奴正好得空,给小太监们训话,过会儿再来伺候您。”
元和帝依然没抬头,继续批阅奏章:“去吧。”
待窦公公走后,武天姿才娇嗔地拜道:“陛下,臣妾有礼了。”
然后,走到元和帝身边,把他手中的奏章拿走,放到一边:“陛下,您好久没去春鸾殿,臣妾都想死您了。”
元和帝被她这么撒娇纠缠,也无心批阅奏章,搂她坐在膝头:“朕最近国事繁忙,冷落了你,等忙完这一阵,朕天天与你待在一处。”
武天姿双手搂着元和帝的脖子:“陛下又骗臣妾,我听说您最近老往皇后那里跑,就是不来看臣妾。”
“朕去皇后那里,无非是因为彻儿,你应该也听说了,彻儿喜欢上景王府的女医官,皇后很不满意,需与朕商议怎么能将二人分开,所以去的勤了些。”
“陛下关心景王,也应抽些时间关心一下端儿,自从平王妃死后,他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
“也对,端儿是老大,应该做好表率,多多娶几位王妃才是,贵妃可有中意的人选?”
武天姿继续撒娇:“陛下,臣妾说出来,您可不能不同意。”
元和帝在武天姿的额头亲了一口:“快说,都同意,说完到后面的榻上好好伺候朕。”
“臣妾看上了北芝长新王的女儿新柔郡主,听说她可是北芝有名的美人。”
“长新王?新柔郡主?”元和帝立刻意识到派彻儿去北芝平叛,已引起武家人的警惕,干脆就此答应,以消武家疑虑,只希望不要做出对彻儿不利的事情来,“不错,朕准了,趁此机会,多给端儿纳几个侧室,一块儿娶进平王府!”
武天姿很开心,在元和帝的脸上亲了一下,起身拿起御笔:“陛下,快下旨,差人送往北芝。”
元和帝接过御笔,迅速写下,盖了玉玺,叫进来一名小太监:“吩咐下去,让宣旨官快马加鞭送往北芝长新王府。”
小太监领命而去。
武天姿见已成功,拉着元和帝,拐到后面的卧榻……
窦公公进来,不见陛下,听到后面传来娇嗔的呻吟声,小声自语道:“自古英雄,有几个过得了美人这一关?陛下也是!”
接着吩咐殿内的宫女伺候好陛下与贵妃娘娘,他走出殿外,在门口候着。
武天姿陪完元和帝,在宫女的伺候下,整理好衣装,出了悦文殿,坐上轿撵,满意离去。
窦公公道声:“贵妃娘娘慢走。”又进入殿内,看到元和帝已坐在桌前继续批阅奏章。
“陛下,要不休息一会儿?”
“朕此时更有精神,把剩下的奏章批阅完再休息。”元和帝边批阅边问,“老东西,端儿要娶北芝的新柔郡主,你怎么看?”
窦公公立刻明白,陛下在温柔乡里答应了此事,怕有不妥,才问自己。
“平王的婚事,乃陛下家事,奴才岂能妄言?”
“皇子的婚事怎能只是家事?说来无妨,朕不治你的罪。”
“既关涉国事,奴才更不能随意乱说,还请陛下恕罪。”
“都说了,不治你的罪,赶紧说!少在朕跟前装模作样!”
窦公公只得说道:“平王也该娶门亲了,不过这娶谁家的女子,学问可就大了,为什么舍近求远,偏偏娶北芝的新柔郡主?奴才实在想不通。”
“顺王,你可知道?”元和帝把批阅完毕的奏章放到一边,又拿起新的,打开阅览。
“奴才当然知道,是长新王的父亲。”
“他反对先皇登基,先皇夺取帝位后,念在兄弟之情,没有处死他,才把他们这一支遣到北芝。”
“奴才更不理解,既如此,平王为什么还要娶罪臣之后?”
“朕也想不通,不过,娶了也好,正好缓和与顺王一支的关系,笼络他们的人心,共同对付百花族,省得那里叛乱频繁。”
“陛下英明!”
武天姿回到春鸾殿,派秋桥出宫到武家府邸,说了元和帝下旨一事。
待秋桥走后,武石岳写好纸条,卷好,交给武安英:“信鸽传书到北芝,算算时间,景王到达北芝前,长新王定能收到。”
武安英来到武家信鸽圈养处,挑了一只来往北芝的信鸽,将纸条绑于腿上,放到空中,信鸽展开双翅,朝北芝的方向飞去。
景王离开京城,元和帝很多事情需要平王参与处理,这几日他比较繁忙,但心情也好。
本以为父皇派景王去北芝平叛,是想要立他为太子,可这弟弟走了没几天,他就得到父皇的重用,甚至还让他阅览了几个重要的奏章,他对人才征用的意见还得到父皇称赞。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