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回味往事(1 / 2)

明月出清尘 青橙月 1399 字 1个月前

自从凌天逸上位,为了国家的安稳,他并没有一上来就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渗透摸查,凌天逸和他的心腹们终于把一切安排好了。

今天的早朝,苏相呈上了厚厚的一本折子,李公公当朝宣读,百官们听的是心惊胆战。满朝六品以上官员三十八人,查出挪用军资,贪污阵亡将士抚恤金,挪用赈灾银两,欺上瞒下的九人,仗势欺压百姓使人致死的六人,私自圈地侵占民房,私建盐场,牟取暴利的十一人。每一桩案件,人证、物证、经手人等等都写的明明白白,实在不是冤枉。看到跪下的一个个发抖的样,凌天逸是心气难平

“前方将士浴血奋战,为国捐躯你们居然去贪他们用命换来的那点银子,你们还有心吗?”凌天逸曾经也是一名军人,知道战士的艰苦不易,经常吃的粮食都有发霉的,更别提那经常拖欠,还少的可怜的饷银了。以前看到了没有能力管,现在有能力了,那就管好。

“来人,把那九人拖出去斩了。”

整个朝堂死气沉沉,看着被拖走的人,没有一人为之进言。

“为官者,不为民,宁可不要。为官者,不为社稷,枉为臣子。十年寒窗,一朝得官,不是为了耀武扬威,不是为了欺压百姓,更不是为了蹉跎余生。还记的自己的人生抱负吗?既然当官就要堂堂正正,上无愧于君,下对得起黎民。”

听了皇上的这番话,好多大臣都红了眼睛,真是诛心之论。

“剩下的案件,一经查实,严惩不贷。着吏部明天拟出空缺人单,报上来,散朝。”

简单的用过早饭,凌天逸又宣了苏相和内阁大学士来商议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人选。

凌天逸之所以信任苏相,除了两家是世交之外,凌天逸的父王凌湛和苏相苏瑾还是很要好的朋友。明德的父亲顺宁帝为太子时,因身体弱,便选了将门之子凌湛为陪读。凌湛性子敦厚,武艺超群,看到太子常常喝药,脸色苍白,从心里疼惜他,把他照顾的很好,还找了许多可强身健体的招式教与他,没想到居然有用,比之前好了很多。后来顺宁当了皇上,对凌家很信任,封凌湛为领侍卫内大臣。凌湛还经常带好友苏瑾给皇上解闷,苏瑾非常有才华,常给皇上讲一些奇闻轶事,风土人情,引的皇上连连称赞。后来苏瑾参加了科举,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

顺宁六年,北方的柔然王子拓拔木来访,无故死在了住处四方馆内。皇上派刑部、大理寺联合断案也没找到原因。柔然使者声称,如果大夜国不给个说法,柔然国必不会受此屈辱,定然发兵。形式十分紧张。

皇上性子软糯,病倒在床。柔然使者听到后要求割城赔钱。时任翰林院编修的苏瑾感觉,柔然态度强硬,更像有备而来。便暗中找来凌湛飞鸽传书与当时的镇北将军,凌湛的叔父凌柏,让他打探柔然情况,果然有重大发现。

原来柔然大汗的妻子生了对双胞胎,哥哥拓拔木痴呆,弟弟拓拔林聪慧。今年柔然境内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牧民食不果腹,二王子就把主意打到了大夜国。

皇上听后精神一松,便派苏瑾出面把证物送到了柔然使者面前,并当面说的他们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事后,皇上以苏瑾有功于社稷,封为相。也不把凌湛拘在身边了,封为镇南大将军,至此大夜的军权多半落入凌家人手中。

明德帝时,虽然遵顺宁帝遗旨,不动凌家军权和苏瑾的相位,但是明德太不务正业,整天谈诗论画,把国事全丢给苏相和几位大臣。朝堂一片混乱。青鸟国趁机发兵,本来有凌家父子坐镇,万无一失,可皇后的哥哥谢安进言皇上说如果这仗胜了,凌家就要功高盖主了,不若派人去分了他家的功,于是派了谢安的妻弟宁大贵为监军。苏相正忙于后备粮草的调配,家中妻子又重病在床,等发现的时候,什么都晚了。包括凌家两子在内的三万将士战死沙场,后来凌天逸的父亲重伤也随之而去。凌天逸斩了宁大贵,整顿军队,与青鸟国大战两天两夜,最后斩杀敌帅。青鸟国不得不与大夜签定了停战书,保证十年之内不战。凌天逸也一战成名,被皇上封为镇南将军,当是凌天逸才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