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村(2 / 2)

每天早出晚归,就是怕遇到这样的情况,但还是没收完。父亲时不时披着雨衣,跑到门外去,他怕这样再下个几天,门外的土台阶或土墙塌上一片,这对农人来说,又是一个灾难了。

对于麦子,如果冒着雨割了,还是拿不回来,下雨,土路既滑又坑坑洼洼的,不好走,指不定摔上一跤,得不偿失。不只江明一家人在担心,村外村此时显得异常寂静,只能听到雨水顺着瓦片滴落的声音,有时一阵风刮过,大树被吹得嗡嗡响。鸟叫声也少了,江明家的屋檐下,来了几只鸟儿,静静地站在一条穿过屋檐的电线上,有时抖动一下羽毛,江明也不赶它们走。

爷爷不准江明看电视,因为时不时有雷声,爷爷怕电视打开后,被雷击坏了。江明躺在土炕上,盖着被子,头枕在奶奶的膝盖上,听着奶奶哼唱的歌谣。

傍晚的时候,雨停了,父亲跑进跑出,带着一丝喜悦,嘴里总是一句“要晴了”。

天边一片红霞落在山上,红彤彤的,像炭火燃烧完慢慢熄灭的余光,太阳总算在傍晚时分跳出了云层,慢慢朝着西山落下去,明天一定是晴朗的一天。

早晨,一片薄雾在山腰弥漫时,太阳穿过薄雾,从山顶上升,慢慢变大,照射在村外村这片土地上。

村头大树上的喇叭响了起来,起先放了一段音乐,接着听到从里面传出村长粗犷的喊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全体村民,注意了,注意了!”

“村子道路塌陷,农车不能行走,各户出一个人早上八点跟我们填补塌陷的道路……”

村长将通知又重复了几遍,喇叭里的声音消失了。

接连下了三天的雨,土质的路坍塌,这早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不知道庄稼地怎么样了,有麦子长在上面,但愿不要随着山水被冲走了。

村外村的村民从早晨劳动到中午,总算把路修好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涌向自家地里,收剩下的麦子。麦子根部牢牢的伸进土壤,土壤得到巩固,庄稼地倒没有遭到较大的破坏。得赶紧把这些麦子收回去晒晒,不然放在地里堆放几天,生芽是在所难免的。

几天后,村外村沉浸在一片机器的轰鸣声中,终于要给麦子脱粒了。经过几天的暴晒,麦子塞入脱粒机中,麦秸秆迅速与麦子脱离,丝毫不沾亲带故,麦子的使命完成了一半,农人的使命也完成了一半。

过去的时候,村外村的麦子都放在打麦场,人工脱粒。后来,有一个比较富裕的村户,购置了一台小型脱粒机,家家户户都看在眼里,脱粒机脱的干净,而且效率快,几年下来,村外村差不多每家都有了一台脱粒机。在村外村没有脱粒机之前,有一种大型的脱粒机只在川下一带活动,效率很高,川下的人以前根本不用人工脱粒,只需叫来那大型的脱粒机,一家一户地走一遍,就解决了眼前的“大事”。

江明家到现在还没有一台脱粒机,只得借了邻居的来用。江明每每问父亲“为什么我们不买一台呢?”,父亲只是说“以后会有的”。“以后会有的”这句话几年中在父亲的口中听到了很多次。

以后一定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