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叹了口气,互相看着彼此。
“都怪老夫小时候太宠她了,如今长大成人却被宠的脾气不成样子。”
李氏一点担忧,拍了拍萧将军的手背。
“老爷,这又不是你一个人的错,我也有责任。”
萧胭心里可不这样想,回到房间后自己一个人气囊囊的在那里说着。
“自从那个萧无月病好以后,夫人就处处与我作对。”
“我自然知道,毕竟不是亲生女儿,所以才如此待我罢了。”
“可毕竟我萧胭也是她从小带大的,怎么肯如此般的狠心。”
“罢了罢了,她既然这样待我,那我对她也没有任何亲情可言,她毕竟不是我亲娘亲。”
两个丫鬟在门口听着萧胭说的一切,并不敢上前阻拦。
午饭时萧胭让丫鬟传话,说自己身体不舒服。
夫人还特地前来询问。
“女儿早上还好好的,怎么现在丫鬟说你身体不适到底怎么了?把门打开让为娘看看。”
“娘你还是回去吧,不必在这里假惺惺。”
李氏叹了口气。
呆呆的望着门窗,站了好久。
第二天早朝。
这日一大早,皇上就派身边得意的太监到晋王府通知董戟参加早朝大会。
太子那边自然得到了消息,竟比董戟去的还要早。
等满朝文武来到殿中上早朝时就已发现不仅太子在这,而且大皇子董戟也气宇轩昂的站在殿中。
如此的局面,文武百官不敢声张,只能窃窃私语。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
皇上看到台下站着的董戟,满脸带着微笑,挥了挥手,示意两人坐下。
“太子近几日倒是勤奋,每天的早朝从未落下过。”
太子立马起身鞠躬。
“儿子身为当朝太子,理应为父皇排忧解难,上早朝自是臣分内之事,理应做到。”
皇上点了点头,又把目光转向了董戟。
“今日大皇子也来上早朝,那么朕就把最近国家发生的一些事情,对着文武百官,包括朕的两位皇子讲一讲,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找一个万全之计。”
不用皇上开口,所有人都知道皇上所讲之事,是周边小国和亲之事。
早在先帝在时小国发生许多战乱。
这些小国兵力自然不低本国优异,只是如若发动战争必定会有人员死亡,加上粮草兵力的需求。
征战次数增多,只会让皇上更加心烦。
也会让众多百姓烦忧,毕竟征兵打仗是用人之事。百姓们也都跟自己的亲人聚少离多。
虽是小国也需要费些心思,皇上还是希望不用打仗就可以解决此事。
皇上的心思,文武百官以及诸位太子心里更加明白。
听完皇上担心的一切后,太子第一个站出来。
“父皇儿臣认为开战实属不明智之举,如若和亲可以解决此事,而且认为和亲是上上之计。”
皇上没想到的是太子,竟然有如此气魄,在满朝文武百官以及老臣面前第一个站出来,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还阵脚分明。
“哦,太子可否细细说来?”
“和亲只需派我朝公主一人即可,而且既然是我朝公主到了他们小国,定会受到优越的待遇,所以此点,皇上大可不必担忧,另外和亲之后,小国与本国的关系只会好上加好,所以臣认为这是上上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