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心在滴血(2 / 2)

呵呵,刘邦啊。

你在临终前说的那些话,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让我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我原以为你心中始终是有我的。

原来是我错了,错了啊。

你自始至终都不信我,你不信我就算了,你连跟你出生入死,跟你共赴鸿门宴的兄弟你都不信。

可笑啊,可笑的帝王心啊。

我感觉心都在滴血,我的眼睛酸涩无比,泪水滑落眼角,砸在我的手背上。

我感觉天旋地转,整个长信殿像塌陷似的。

我用力咬住唇瓣,任由嘴里弥漫着浓烈的铁锈味。

我扶着几案边沿,嘴角扯出一抹讥讽的弧度。

我的眸光渐渐森冷锐利,宛若淬毒般的箭矢刺穿苍穹。

陈平被我这种恐怖骇人的目光吓得浑身一栗。

他咽咽唾沫,壮胆试探性地唤道,“太后娘娘?”

我的面色阴沉如墨,我稳定一番心绪后才渐渐缓和过来。

“起来吧。”我淡淡开口,不辨喜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平怔愣一下,连忙应诺起身。

“哀家还得谢谢你,你和周勃都是聪明人,陛下刚刚登基,哀家便加封你为郎中令,尽心辅佐陛下。”

我露出一个柔和笑容,只是笑容却未及眼底,“你可愿意?”

这陈平不仅聪明也善谋略,年轻时更生得也是俊朗不凡。

只是曾经盗嫂,这一点我多少有些不喜。

如今看在他保全樊哙的面上,就尽量重用他的才能吧。

陈平受宠若惊,“微臣定竭尽全力辅佐陛下,绝不负太后娘娘所望。”

郎中令,为九卿之一,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

主要职掌包括宿卫警备,期门、羽林等禁卫军。

管理郎官、谒者,以及备顾问应对。

再者便是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

陈平能够如此识趣,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懂得趋利避害的明白人。

“哀家,现下就有一件事需要郎中令你去办。”

陈平肃穆领命,“请太后娘娘吩咐。”

我悠扬道,“想必郎中令定然听到些长安城的诸多谣言。”

我略微停顿,“哀家想要郎中令帮助哀家查清是哪些人不知死话的人在造谣哀家。”

最后的四个字,我眸中冰寒慑人的锋芒四起。

陈平一震,隐约猜到些什么,他连忙应承下来,“微臣一定竭尽所能。”

“萧丞相已在着手此事,你们两人定要将那些人给揪出来。”

“是,微臣遵命。”

……

长安城西南,一座占地面积有些广的府邸。

一队精兵从远处行来,簇拥着一辆宽敞的马车。

府内很静,仆人们低眉垂首,干着手上的活。

突然,沉重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打破这座寂静的府邸。

数百名身披铠甲的士兵手执刀戟蜂拥而至。

霎时,府内乱作一团,仆役丫鬟纷纷奔逃,各处响起嘈杂惊惶的尖叫与慌乱哭泣声。

可府邸早就被围住,没有一人能跑得掉,那些仆役丫鬟只能蹲下抱头,瑟瑟发抖。

“奉旨捉拿逆贼,谁敢抵抗,格杀勿论。”

带头的将领厉喝一声,挥舞着手中长剑,“上。”

刹那间,刀戟碰撞声和嘶吼声混杂在一起。

以及女人孩童惊恐凄厉的哭嚎声,还有散落在地的各种杂物碎片。

整座府邸乱哄哄的,鸡犬不宁。

不知何时,天空飘起雨来,细密绵延,淅沥沥落在地面。

那紧闭着的朱红色大门紧锁着,在这雨幕中显得格外刺眼。

这一场抓捕行动迅速而猛烈,短短半日,便抓捕五十余人,引起长安城百姓议论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