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探索(1 / 2)

墓旁的相思 臭草根 3460 字 1个月前

然后两人走到店子,王忠于说:

“韩老板,在忙些什么?”

“没忙什么?哦!我正想让人叫你出来,你也几天没来我这儿了?这几天在忙什么呢?”韩老板问。

“我找了一份事,在晚餐店打钟点工,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王忠于说。

“是这样的,前次不是我搞装修吗?你帮陈师傅的一个大忙,在结账时,他留下了五十元给你当酬谢,让我代他谢谢你!有时间他一定来找你的,去晚餐店还好吗?”韩老板说。

“多大的事啊!还要收钱,这有点说不过去吧!还好吧!去哪里能两头兼顾啊。”王忠于说。

“人家陈师傅这样说,我能给你拒绝吗?再说不是你,还要浪费我多少材料,而且也许他还搞不好的。”韩老板说。

“好了收也收下了,就退给他,本人又没在这里,以后再说吧!”荷花说。

“韩老板,货我也放在货架上了,你点个数,这是数据单。”那女子说。

“好的,放在柜子里吧!”韩老板说。

然后掏出五十元递给王忠于说:

“你手里的这包东西是什么?怎么不在我这里买?”

“你多心了,你店里有的,我一定来买,可这东西不但是你店里没有,就是整个县城恐怕也没有,这东西可好吃了,是我的最爱吃,要么你尝尝?”王忠于说。

“好,什么东西?这么神秘?那我尝尝。”韩老板说。

拿起一块豆腐干就吃起来,吃完后不断赞叹:

“真好吃!真好吃,可以再来一块吧!”韩老板说。

于是又拿起一块吃起来,看了看王忠于。

又看了看荷花说:

“这东西是你带来的,难道是你做的?还有吗?我停不下来了,怎么办?”

“吃咯,是的,她是我妹妹,这里还有一样东西,可以一并尝尝?”王忠于说。

王忠于又拿了一双筷子,打开瓶盖,一股香味扑面而来,韩老板迫不及待就拿过筷子弄了一点尝了尝。

“这两样东西都真是好东西?也适合学校周边卖,不拿出来市场卖,有点浪费哦!”韩老板说

“怎么卖法呢?”荷花问。

“麻得让人舍不得放弃,辣得让人再来一点,香得天上的鸟都不愿飞走……”韩老板赞美之词还没说。

门外的人不断往屋里拥来,有人说:

“这是什么香味?”

“哪来的香味?”

“太香了!”

韩老板说:

“出去好不好,店子太小了,哪容得下你们这么多人啊!”

“我们只是看看,是什么呢?”有人说。

“你们以后再看吧。”韩老板胡乱说了一句。

就是这句胡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荷花又把刚才的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一下子让荷花眼睛一亮,我何尝不像刚才那姑娘一样做点来放在他的店里呢?

于是又赶紧的问一句:

“你刚才说这两样东西不在市场卖有点可惜?这怎么说法呢?”

“你这两样东西,都是好东西,能够多加工,加大工艺生产出来在市场流通,让大家都吃到不是一件好事么,况且你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啊?只是我不知道能不能多加工一些,你有时间你就来我店门口卖,你没时间就让我给你销售,不知你有无这方面的打算?”韩老板一口气说完。

“让我想想行吗?”荷花说。

“行,我只是出于好心建议你,好好想想吧!也许比你做农作物好哦!”韩老板说。

“好,我一定把你的建议认认真真的想一遍,好我回去了。”

于是荷花抓紧时间赶回大山,看看家里的具体情况,可不可以试试。

还有最后一班到大山镇上的末班车,再晚就赶不上了。

就这样荷花坐公交车到镇上天也要黑了,到家可能已经是晚上四五点的事了,王忠于有些担心,要让她一起去晚餐店住一晚,明天再回。

荷花也打定主意说:

“算了,还是回去的好!这是临时弄的,临时想起,家里的事还多着呢?哪能乱耽误?”

于是荷花坐上到大山镇上的末班车,走下车,夜幕马上降临了,平时荷花都是从自家出发,走半山的超捷径走小路。

这条路既窄又陡,虽要近很多,可途中要下两道涯壁路,而且这涯壁路窄得一个人都要侧着身才过得了,并且路只容一只脚,一点余地都没有。

还要跨越两条小溪,穿越三遍大树林,走两座独木桥,这两座独木虽不深不宽,可十分危险,两边没扶栏,而且是一条一米多的木头,刨平后放上去的,两端固定又不牢固,到镇上合二为一。

中途还要通过一座铁索桥,铁索桥上的木板有些陈旧,白天还好,晚上是容易踏进破洞里的。

如今荷花只有改走另外这条路了,这要大套得多,宽些,好走多,就是远得多。

眼看天色也黑,只有选择好走的大路了,那条小路路边一直无人家,要是借过什么亮,什么火的都无法借到,这条大路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说远些,除了好走外,中间无密集树林小,又无小溪深沟,山崖峭壁,安全可靠得多。

于是荷花先出镇,走在一条已久的乡村马路上,路虽越走越烂,坑坑洼洼的,马路的前小段还有一辆二辆手扶子拖拉机车跑,不远就没了,虽没有车子跑,是毛路,但也宽阔。

这马路越走越烂,坑又大又多,路上的杂草又又高又密,通常很少有人走动,加之还有几处时常滑坡。

幸好不是下雨天或下雨过之后,不然这深一脚浅一脚的,衣服都要打湿半身。

这路是修了很多年的,当时是前面大山为修锅炉厂修的这条路,至于为什么选中此地,众说纷纭,具体那个真那个假就不得而知。

刚建好准备生产,又不知什么原因又叫停,当初把这厂建在这里,很可能燃料方便,因离这厂不远尖峰顶有很多煤窑,而且也生产锅炉用的焦炭,这些焦炭经人工运输到山下镇上,远销到附近的几个省份。

这焦炭一般的煤炭还不能生产,只有含有焦油的无烟煤才行,当地人称油煤,应该是这样才选中这里的。

荷花沿马路走了一阵,天已经黑下来,这才到石连河,再走一阵才是磨子沟,离家还远着呢?

她见路边有一人家,屋里的灯光从板壁的缝隙间谢出,于是上前敲开门,问问主人有无走路照亮的东西。

这家人也特别好,全家人都起来让坐,让她坐下,休息一会才走,又给她倒了开水,慢慢的又给她找来火把用料。

“你要到哪里去?这么晚了?”

一中年微胖,皮肤微带些黑色的妇女说问道。

“我是白岩山脚下七队的,回家啊!”荷花回答。

“姑娘,干脆就在这里住上晚,等明天天亮在走吧?明天越走越亮,现在是越走越黑哦?虽然我家没多余的床,但可以挤挤,凑合。”这中年妇女说。

“姐姐,这么晚了,路上只有你一个人,听妈妈的吧,在我家住下,明天我们也不留你。”一胖胖的小孩拉着荷花的手说。

“弟弟,乖,姐姐还有事,得赶回去啊!”荷花说。

“你非要走咯?”

一个瘦瘦的,头发有些长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很长的一条旱烟杆在地上一磕说。

“是的!”荷花回答。

“小刚,放手,姐姐有事,要赶回家,你再去多找些葵花杆和干竹杆,白岩还有一段距离,光葵花杆怕是不行哦!”中年男子说。

于是这叫小刚的小男孩不知去什么地方抱了一大捆葵花杆和竹杆来。

荷花挑一些拿在手里,又背了一些,点燃着,向主人说了声再见,然后踏上马路继续朝前赶。

荷花沿着这马路,这马路是沿芙蓉江之流的瑞溪河流而上的半山的盘山的没通车的公路。